[发明专利]一种螺旋推进式地下勘探小车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2322.8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50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高魁东;张苑瑾;曾庆良;孙利青;王亮;程敬义;徐文乾;姜考;李旭;陈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7/02 | 分类号: | E21B7/02;E21B7/04;E21B10/44;E21B12/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吴旭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 推进 地下 勘探 小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旋推进式地下勘探小车,包括车架、螺旋钻探机头、四个辅助推进螺旋滚筒。螺旋钻探机头通过轴承搭配挡板固定于车架前端;四个辅助推进螺旋滚筒分为顺时针旋向和逆时针旋向各两组,分别通过轴承搭配阶梯轴与挡板固定于车架四周,螺旋钻探机头和四个辅助推进螺旋滚筒分别由电机驱动。本发明的螺旋推进式地下勘探小车,用于解决地下勘探过程中较为繁复的多次钻孔、探查等基础操作,从根本减少多余无用的简单重复作业,提升地下勘探工作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勘探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螺旋推进式地下勘探小车。
背景技术
地下勘探也称为地质勘察,是运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探矿、钻深、坑探、采样测试和地址遥感等地质勘察方法,对一定地区内的岩石、地质构造、矿产、地下水与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的调查研究情况。
在地下勘探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勘探位置进行多次调整,对临近位置进行多次勘探采样,以形成更为精确的地质数据,为地质情况的准确分析和矿产地理位置的精确定位提供更为完善的数据支持。因此以往的地下勘探过程中,往往需要对钻孔、探查等简单操作进行多次重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出一种螺旋推进式地下勘探小车,解决地下勘探过程中较为繁复的多次钻孔、探查等基础操作,从根本减少多余无用的简单重复作业,提升地下勘探工作的效率。
技术方案:一种螺旋推进式地下勘探小车,包括车架、螺旋钻探机头、四个辅助推进螺旋滚筒;
所述车架包括主体前挡板、主体后挡板、车架主体,所述车架主体为贯穿主体前挡板和主体后挡板中央的筒型腔体,所述筒型腔体的后部内设有盘式电机;
所述螺旋钻探机头设置在车架主体的前端,所述盘式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螺旋钻探机头;
所述四个辅助推进螺旋滚筒设置在所述车架主体外侧四角,并通过所述主体前挡板和主体后挡板支撑,辅助推进螺旋滚筒由尾部的滚筒电机驱动旋转,呈对角线分布的一组辅助推进螺旋滚筒为顺时针旋向辅助推进螺旋滚筒,呈对角线分布的另一组辅助推进螺旋滚筒为逆时针旋向辅助推进螺旋滚筒。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前挡板和主体后挡板为方形,其边长为车架主体的腔体直径的两倍,所述车架主体的腔体直径为车架主体长度的三分之一;所述主体前挡板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四个盲孔,所述主体后挡板的四个角分别设置有四个通孔,所述辅助推进螺旋滚筒的前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主体前挡板的盲孔连接,四个辅助推进螺旋滚筒的后端通过圆锥滚子轴承与所述主体后挡板的通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螺旋钻探机头包括钻头机身、螺旋钻探大截齿、螺旋钻探小截齿、连接轴;所述钻头机身为圆头实心锥体,机身底部开有八边形内花键槽;两个螺旋钻探大截齿通过双螺旋排布布置于钻头机身的后部,两个螺旋钻探小截齿通过双螺旋排布布置于钻头机身的前端,螺旋钻探大截齿和螺旋钻探小截齿的横截面均采用短边为圆线的正梯形结构;
所述连接轴前端通过八边形花键与机身底部的八边形内花键槽连接,并通过螺栓将连接轴连接固定于钻头机身上;所述连接轴通过轴承连接车架主体的筒型腔体前端,所述连接轴后端通过齿形内花键连接所述盘式电机的输出轴。
进一步的,还包括车架后盖,所述滚筒电机固定在所述车架后盖上,所述辅助推进螺旋滚筒的后端设置有齿形内花键槽,所述滚筒电机的输出轴前端通过齿形外花键与齿形内花键槽连接,所述车架后盖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主体后挡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推进螺旋滚筒的滚筒筒身为空心结构,外围设有均匀分布的单螺旋截齿,单螺旋截齿的高度为滚筒筒身直径的三分之二,单螺旋截齿横截面采用短边为弧线的正梯形结构,其长边的长度为单螺旋截齿高度的三分之一,短边圆弧的半径为长边长度的四分之一,单螺旋截齿的法平面与滚筒筒身的轴线夹角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科技大学,未经山东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3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