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STM预测的多机器人围捕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32032.3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66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鲜晓东;田丽蓉;郭婕;赵德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S17/93 | 分类号: | G01S17/93;G01S15/93;G05B17/02;G06N3/04;G01M9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stm 预测 机器人 围捕 系统 | ||
本发明设计一种基于LSTM预测的多机器人围捕系统(0),所述系统包括负责采集数据信息的激光雷达Rplidar系列、以及用于预测的深度学习服务器,其中本系统包括一个目标机器人,两个围捕机器人。本发明提供的系统采用局域网通信,本系统通过LSTM预测所得到的目标机器人下一时刻的位置信息,根据预测值设置围捕点,可优化围捕线路,从而提高围捕效率、实现拦截式围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多机器人围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结合激光雷达、声呐、LSTM预测的多机器人围捕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机器人需求的增长,单台机器人已经无法完成更复杂的任务。与单个机器人相比,多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数据的并行处理,系统中每一台单独的机器人均拥有传感器信息通信、计算分析、驱动控制的功能,可以同时协作完成多个不同的任务。当多机器人环境中的一台机器人出现故障时,其余正常运行的机器人能够对该故障进行补偿,从而继续完成任务。此外,多机器人系统还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将不同类型的机器人汇集到一个多机器人系统中来完成特定的任务。
在多机器人围捕环境搭建方面,当前多机器人围捕相关研究主要采用仿真平台验证围捕策略的有效性,但并未在真实环境中进行应用,缺少实用价值。使用开发板和相关传感器,搭建真实的多机器人环境,实现围捕功能的研究较少,且由于其实现方法通常不开源,导致围捕机器人的二次开发和功能扩展受到限制。在目标机器人的位姿数据分析方面,通常情况下是根据目标机器人的实时位置,采用一定的围捕策略协同完成围捕,但这是一种被动围捕跟踪,缺乏主动的先验拦截行为。
所以,针对存在以上问题的多机器人围捕环境中,利用ROS作为开源框架搭建多机器人围捕环境和LSTM预测目标机器人的下一时刻位置,提出一种基于LSTM预测的多机器人围捕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为解决现有的多机器人围捕相关研究实用性低、扩张功能受限;围捕过程中缺乏先验信息、往往采取被动围捕、围捕效率低等情GPU服务器在计算机数据处理方面的高性能、低能耗计算的特点减少数据处理的时间,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利用激光雷达Rplidar系列采集环境数据信息。利用ROS分布式软件框架和LSTM深度学习网络对目标机器人的位置进行训练和学习,设计了一种基于LSTM预测的多机器人围捕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LSTM预测的多机器人围捕系统,使用深度学习服务器作为对目标机器人的位置信息预测,利用激光雷达进行一般的障碍物检测,实现机器人实时位姿定位;利用声呐可针对障碍物获取障碍物的距离信息;利用局域网通信,可实现多机器人之间的良好通讯。通过上述的配合及数据的处理,得以保证本系统实现了多机器人的预测围捕,提高了围捕效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LSTM预测的多机器人围捕系统,包括设备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电源转换装置、CPU主控板、散热装置、通讯接口,激光雷达Rplidar系列、声呐传感器;所述通讯装置用于机器人之间的通信和数据的发送等。
CPU的三个主控板采用GTX1650(i5-10300)笔记本电脑,与相应的传感器相连接,实时获得环境的信息及目标机器人的位置信息;GPU服务器采用Y7000(i5-9300)笔记本,采用RTX1650Ti显卡。
本发明利用无线局域网传输性能高、覆盖率广等特点,实现目标机器人数据处理端与围捕机器人接收数据的实时通讯,同时GPU服务器能够高效的运行深度学习、计算机处理数据的算法,使得系统实时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开发出了可扩展的、围捕效率较高的多机器人围捕系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203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