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站、天线及移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31814.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05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高彬;苏国生;黄明达;陈礼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H01Q1/24;H01Q3/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利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73 | 代理人: | 王增鑫 |
地址: | 51073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站 天线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站、天线及移相装置,所述移相装置包括固定介质板、活动介质板以及限位件;活动介质板的枢设端可枢转装设于固定介质板上,固定介质板上设有固定传输线,固定传输线沿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的旋转运动路径延伸设置,该固定传输线的两端分别形成信号输出端口;活动介质板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活动传输线,该活动传输线与固定介质板上的信号输入端口电性相导通;限位件沿固定传输线的延伸路径平行设置于固定介质板上方,以与固定传输线共同定义出供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实施旋转运动实现移相的弧形缝隙。本发明的移相装置整体结构紧凑,易于安装,占用空间小,具有良好的移相性能,特别适用于5G Mass i veM I MO电调天线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相装置与配置了所述移相装置的天线,以及配置了所述天线的基站。
背景技术
在移动通信中,电调天线通常需要用到移相器来改变各阵元的相位差,从而控制波束的空间指向。特别是在5G MassiveMIMO电调天线中,由于包含大量呈阵列式排布的子辐射单元,各子辐射单元都需要进行同步相位控制,移相器用量巨大。由此,如何设计出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成本低及可靠性高的移相器成为了业内的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业内提供了一种扇形滑动式移相器以解决上述问题,该扇形滑动式移相器具有电路简洁、结构尺寸小及移相效率高等优点,但其可滑动导臂与固定电路之间是通过贴近耦合电气连接的,耦合间隙变化会带来电气指标的明显波动,甚至影响电调天线的正常工作。现在,业内普遍采用的方法是通过紧密压接的方式来稳定耦合连接结构,但是该方法又存在以下隐患:1.紧压结构在实际工作环境中,随着时间和温度变化,弹性压接结构会逐渐蠕变松动直至失效;2.紧压结构直接造成传动结构推拉力增大,尤其是在5GMassiveMIMO电调天线中,常规的32TR电调天线需要同时使用32组移相器,合成的总推拉力对传动结构带来巨大的负担,将影响紧压结构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首一目的在于适应5G天线的需要而提供一种移相装置。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站。
适应于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适应本发明的首一目的而提供一种移相装置,包括固定介质板、活动介质板以及限位件;
所述活动介质板的枢设端可枢转装设于所述固定介质板上,所述固定介质板上设有固定传输线,所述固定传输线沿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的旋转运动路径延伸设置,该固定传输线的两端分别形成信号输出端口;
所述活动介质板的至少一个表面设有活动传输线,该活动传输线与所述固定介质板上的信号输入端口电性相导通,所述活动传输线与所述固定传输线电性耦合连接;
所述限位件沿所述固定传输线的延伸路径平行设置于固定介质板上方,以与固定传输线共同定义出供所述活动介质板的自由端实施旋转运动实现移相的弧形缝隙。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固定传输线相匹配而呈弧形板状,限位件朝向所述固定传输线的方向设有多个脚部,通过所述脚部与固定介质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的外缘朝向所述固定传输线的方向至少部分折弯以形成加强与所述活动传输线的边缘耦合的折弯部。
较佳的,所述限位件具有与所述固定介质板相面向的下表面,所述下表面覆盖金属材质,该金属材质与所述固定传输线电性导通连接。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为金属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介质板的两个表面均覆盖由彼此电性相导通的金属材质以构成所述活动传输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京信射频技术(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18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