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气藏智能控制完井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30618.6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9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楠;李海涛;董婉琪;谭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47/00 | 分类号: | E21B47/00;E21B43/2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峰诚志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25 | 代理人: | 胡石开 | 
| 地址: | 113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气藏 智能 控制 物理 模拟 实验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油气藏智能控制完井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包括油气储藏腔室;采出腔室,采出腔室与油气储藏腔室由渗透性隔层隔断,采出腔室内设有数个非渗透性隔板,非渗透性隔层将采出腔室分隔为数个分段采出室,采出腔室内还设置有贯穿所有非渗透性隔层的采出完井管,任一个分段采出室内均设置有至少一个采出外流管和至少一个第一环空外流管,采出外流管一端与采出完井管连通,采出外流管一端通过阀门与设于同一分段采出室的第一环空外流管连通,第一环空外流管另一端和该第一环空外流管所在的分段采出室连通;注入腔室。利用本发明的装置能够在室内实验完成对井下智能控制完井技术的模拟,为后续的理论分析以及实际生产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气开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藏智能控制完井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智能完井技术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完井技术,其对储层分段封隔,能够选择性的进行分段定产液量生产,能够根据生产者的意愿实现对地层/储层流体产出的控制。对于分层开采其不仅能够实现多层同采,同时也能够实现针对特定层进行开采。对于水平井可根据其流出剖面实现均衡生产。
从20世纪中叶开始,国内外学者就已经利用油气藏人造物理模型开展油气藏的渗流、水驱、气驱、蒸汽驱以及层内窜流等模拟实验,用于探究在开采时的油气藏在储层中的运移规律,为理论和现场应用提供数据支持。但是,目前并没有能够用于模拟智能完井技术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
发明内容
为解决前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油气藏智能控制完井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能够有效的模拟智能控制完井生产过程,为智能控制完井的理论研究和现场应用提供数据支持。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油气藏智能控制完井的物理模拟实验装置,包括
油气储藏腔室,
采出腔室,所述采出腔室与所述油气储藏腔室由渗透性隔层隔断,所述采出腔室内设有数个非渗透性隔板,所述分渗透性隔层将所述采出腔室分隔为数个分段采出室,任一所述的分段采出室均连通有至少一个第一环空外流管,所述第一环空外流管通过阀门连通采出外流管,所有采出外流管均连通采出完井管,所述采出完井管连通至少一个采出管,采出完井管设于采出腔室外部或采出腔室内部;
注入腔室,所述注入腔室与所述油气储藏腔室连接且两者通过渗透性隔层隔断,所述注入腔室连通有注入管。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油气储藏腔室、采出腔室和注入腔室为一体化设置。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油气储藏腔室、采出腔室和注入腔室之间为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油气储藏腔室、采出腔室和注入腔室均至少有一个侧面由透明材质制成。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于,所述采出腔室内填充有包括砾石在内的颗粒物。用于模拟智能完井的砾石填充或砂粒填充。
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注入腔室内部设置有数个非渗透性隔板,所述非渗透性隔板将所述注入腔室分隔为数个分段注水室。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于,任一所述的分段注水室均连通一个注入管。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于,所述注入腔室内还设置有贯穿所有非渗透性隔板的注入完井管,所述注入完井管上设有多个注水孔,且任一个分段注水室内均分布有数个注水孔。
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在于,还设置有一个注入完井管,所述注入完井管设于所述注入腔室内部或外部,任一所述的分段注水室均至少连通一个第二环空外流管,所述第二环空外流管通过阀门与注入外流管连通,所有所述的注入外流管与所述注入完井管连通,所述注入完井管连通注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未经辽宁石油化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06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