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放射性粒子取出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30229.3 | 申请日: | 2021-06-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4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永德;刘帅;郭宇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M36/04 | 分类号: | A61M36/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80 黑龙江省哈***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粒子 取出 装置 | ||
1.一种放射性粒子取出装置,包含:穿刺针(1)、耳状针柄A(2)、耳状针柄B(3)、推拉杆(4)、推拉环(5)、连接块A(6)、连接块B(7)、螺母(8)、粒子罩A(9)、粒子罩B(10)(10)、滑杆A(11)、滑杆B(12)、滑珠A(13)、滑珠B(14),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针(1)开有圆柱形内孔,穿刺针(1)的近针尖端内孔壁上以穿刺针(1)轴心为对称轴分别开有两条T型凹槽,耳状针柄由耳状针柄A(2)和耳状针柄B(3)两部分组成,耳状针柄A(2)和耳状针柄B(3)以穿刺针(1)轴线为轴对称固定连接在穿刺针(1)的远针尖端,推拉杆(4)与穿刺针(1)同轴滑动连接,推拉杆(4)在穿刺针(1)内同轴滑动,推拉杆(4)近针尖端为柱销状,注销轴线与推拉杆(4)轴线垂直,推拉环(5)以推拉杆(4)轴线为中线固定连接在推拉杆(4)的远针尖端上,所述连接块由连接块A(6)和连接块B(7)两部分组成,连接块A(6)和连接块B(7)形状相同,均为缺一角长方体形状,连接块A(6)和连接块B(7)的中心位置开有圆孔,连接块A(6)和连接块B(7)以推拉杆(4)轴线为对称轴对称套接在推拉杆(4)的注销上,粒子罩由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两部分组成,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均为半胶囊状,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合起后为胶囊状,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内壁相对,粒子罩A(9)底端与连接块A(6)固定连接并使用螺母(8)固定,粒子罩B(10)底端与连接块B(7)固定连接并使用螺母(8)固定,滑杆由滑杆A(11)和滑杆B(12)两部分组成,滑杆A(11)和滑杆B(12)均为圆柱体,滑杆A(11)底端与粒子罩A(9)底端的1/4的球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滑杆A(11)指向粒子罩A(9)底端的1/4的球面的球心,滑杆B(12)底端与粒子罩B(10)底端的1/4的球面的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滑杆B(12)指向粒子罩B(10)底端的1/4的球面的球心,滑珠由滑珠A(13)和滑珠B(14)两部分组成,滑珠A(13)和滑珠B(14)均为球体,滑珠A(13)的球心与滑杆A(11)的轴线的延长线重合,固定连接在滑杆A(11)顶端,滑珠B(14)的球心与滑杆B(12)的轴线的延长线重合,固定连接在滑杆B(12)顶端,滑珠A(13)和滑珠B(14)分别与穿刺针(1)内壁的两条T型槽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粒子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穿刺针(1)的近针尖端内孔壁上以穿刺针(1)轴心为对称轴分别开有两条T型凹槽,粒子罩A(9)上固接的滑珠A(13)和滑杆A(11)以及粒子罩B(10)上固接的滑珠B(14)和滑杆B(12)分别与穿刺针(1)内壁上的两条T型凹槽滑动连接,粒子罩A(9)及粒子罩B(10)底端分别通过连接块A(6)以及连接块B(7)与推拉杆(4)的近针尖端的柱销套接,通过拉动或推动推拉杆(4)上固接的推拉环(5)可改变推拉杆(4)在穿刺针(1)内的相对位置进而带动粒子罩A(9)及粒子罩B(10)在穿刺针(1)孔内做线性滑动,进而改变粒子罩与穿刺针(1)的相对位置,通过对组织进行精准穿刺后,使穿刺针(1)的针尖到达想要取出的粒子附件位置,当粒子罩被推动到靠近针尖位置,由于滑珠受到穿刺针(1)内壁上的两条T型凹槽的限制无法再向针孔外运动,此时粒子罩露出针尖部分也将不再线性滑动,在推拉环(5)推力作用下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将以推拉杆(4)近针端上的注销轴线上的中点为圆心以粒子罩顶端到此圆心的距离为半径沿着此圆向两侧做展开运动进而为夹取粒子做好准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放射性粒子取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粒子罩A(9)和粒子罩B(10)在推拉杆(4)的拉动下将以推拉杆(4)近针端上的注销轴线上的中点为圆心以粒子罩顶端到此圆心的距离为半径沿着此圆由两侧向中间做闭合运动进而夹取并包裹粒子,包裹粒子后在推拉杆(4)的拉动下沿穿刺针(1)内壁向穿刺针(1)孔内滑动,粒子罩在推拉杆(4)带动下可以完全缩回穿刺针(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未经哈尔滨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30229.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