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KNN算法的毫米波雷达室内人员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9713.4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31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张习之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S13/58 | 分类号: | G01S13/58;G01S13/66;G01S13/88;G01S7/41;G06K9/62;G06T7/277;G06T7/246 |
代理公司: | 长沙大珂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6 | 代理人: | 伍志祥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长沙市高新开发区尖山路3***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knn 算法 毫米波 雷达 室内 人员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基于KNN算法的毫米波雷达室内人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设置样本数据对KNN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K值,其中K为正整数;
步骤2,对毫米波雷达回波信号进行ADC数据采集,得到采样数据;
步骤3,对所述采样数据进行FFT处理,得到CFAR点云数据;
步骤4,对所述点云数据进行聚类与轨迹跟踪;
步骤5,提取点云数据聚类后得到的点云特征,提取轨迹跟踪后得到的轨迹跟踪特征,输出目标特征向量;
步骤6,将所述目标特征向量输入至步骤1中训练的KNN分类器中,利用步骤1中得到的K值进行预测,得到初步预测结果;
步骤7,将所述初步预测结果输入至后处理器中,得到最终分类结果;
所述步骤7中将所述初步预测结果输入至后处理器中,得到最终分类结果的步骤为:
步骤71,将所述初步预测结果输入至后处理器中,并将初步预测结果进行帧数累积,设定HC为判定为人的帧数,NC为判定为非人目标的帧数;当前帧目标为人时,HC+1,NC-1;目标为非人时则HC-1,NC+1;
步骤72,计算目标的独立性,独立性由目标间的距离最小值u来表征,
设定阈值为,当时,该目标与其他目标相关联,为非独立目标,当前帧该目标的预测结果不进行更新;
步骤73,计算目标与对应轨迹起始点间的距离dm,设定阈值为D,当时,强制判定目标为人;
步骤74,得到目标的进一步预测结果,并对该结果进行滑窗判定,时,目标判断为非人,时,目标判定为人;
步骤75,输出最终分类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KNN算法的毫米波雷达室内人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设置样本数据对KNN分类器进行训练,得到K值的步骤包括:
步骤11,按照N:1的比例将样本分为训练样本与标签样本;所述样本标签分为两类,人和非人运动物体,其中N为正整数;
步骤12,从K值为1开始对KNN分类器进行训练,并逐渐增加K值,直到K值为样本总数;
步骤13,选取训练结果误差最小的K值为预测用的K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KNN算法的毫米波雷达室内人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提取点云数据聚类后得到的点云特征,提取轨迹跟踪后得到的轨迹跟踪特征,输出目标特征向量的步骤包括:
步骤51,提取所述点云特征,包括点云的距离-方位维质心,点云内点到质心的最大与最小距离,点云的多普勒能量上下包络特征和点云的距离-多普勒维度质心;
步骤52,基于卡尔曼滤波的输出,得到所述轨迹跟踪特征,包括轨迹速度v、加速度a、卡尔曼滤波预测协方差矩阵EC和增益g;
步骤53,输出目标特征向量,所述目标特征向量包含所述点云特征和所述轨迹跟踪特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KNN算法的毫米波雷达室内人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1中的点云特征分别为:
所述点云的距离-方位维质心表征点云的空间方位,其坐标表示为:
;
其中xi表示第i个点的x坐标,yi表示第i个点的y坐标,n表示点云的数量;
所述点云内点到质心的最大与最小距离表征点云的大小范围,所述点云内点到质心的最大距离为:
;
所述点云内点到质心的最小距离为:
;
所述点云的多普勒能量上包络特征为:
;
所述点云的多普勒能量下包络特征为:
;
其中是目标点的多普勒能量,表征点云的速度范围,dmax表示点云多普勒能量的最大值,dmin表示点云多普勒能量的最小值,n表示点云的数量;
所述点云的距离-多普勒维度质心表征点云的中心速度,表示为:
;
其中,rc表示点云质心的距离,dc表示点云质心的速度,ri表示点的距离,di是目标点的多普勒能量,表征点云的速度范围,n表示点云的数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KNN算法的毫米波雷达室内人员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将所述目标特征向量输入至步骤1中训练的KNN分类器中,利用步骤1中得到的K值进行预测,得到初步预测结果的步骤为:
步骤61,计算所述步骤53中输出的目标特征向量与样本库向量之间的马氏距离,
其中,A、B分别为特征向量和样本库向量,为向量A、B的协方差矩阵,向量A的第i个元素与向量B的第j个元素之间的协方差为
其中,为元素的期望,μi为特征向量内第i个特征的均值;
步骤62,根据所述步骤1中得到的K值选取马氏距离最近的K个样本,并对样本标签数量进行统计;
步骤63,将统计得到的数量最多的样本标签作为分类的初步预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莫之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9713.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