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催化内烯烃氢甲酰化制醛的催化体系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9385.8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1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郑学丽;陈华;唐松柏;李瑞祥;袁茂林;付海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18 | 分类号: | B01J31/18;B01J31/24;C07C45/50;C07C47/02;C07C47/32;C07C47/347;C07C47/445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华智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0 | 代理人: | 何凡 |
地址: | 610064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催化 烯烃 氢甲酰化制醛 体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催化内烯烃氢甲酰化制醛的催化体系,属于有机合成技术领域,该催化体系包括五价膦配体和铑催化剂前体,可以催化内烯烃氢甲酰化反应制备醛类化合物,能够实现内烯烃高效的转化。本发明提供的催化体系具有催化活性好,配体稳定性高,实用性广的特点,可有效解决现有内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催化剂易被氧化失活、循环使用效率不高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催化内烯烃氢甲酰化制醛的催化体系。
背景技术
氢甲酰化反应是烯烃与合成气(CO+H2)的反应,产物是多一个碳的醛,属于原子经济型反应,目前世界的醛产量超千万吨/年,氢甲酰化反应是如今工业上最重要且应用最成功的有机之一。
内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的低反应活性往往是工业生产的难题,常用的一些商业化三价膦配体如三苯基膦、BISBI等对于内烯烃的催化活性有时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工业上往往通过提高反应温度等手段来提升内烯烃氢甲酰化的反应活性,但随之带来的是高的能量消耗和高的安全风险,以及反应所用的催化剂的降解变质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或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催化内烯烃氢甲酰化制醛的催化体系,可有效解决现有内烯烃氢甲酰化反应中催化剂易被氧化失活、循环使用率不高和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催化内烯烃氢甲酰化制醛的催化体系,包括五价膦配体和铑催化剂前体。
进一步地,所述五价膦配体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其中,R为烷基取代基、芳基取代基或含N、O、S、P等杂原子的取代基。
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五价膦配体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在反应过程中不易发生降解等反应。
进一步地,五价膦配体包括但不限于单膦配体或双膦配体。
进一步地,五价膦配体的结构通式如下所示:
其中,R’为氢、卤素、叔丁基、苯基、甲氧基、乙氧基、苯氧基、乙酰基、乙酰氧基或三氟甲基。
进一步地,五价膦配体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优选结构为:
进一步地,膦与铑的摩尔比为5~50:1,优选为5~15:1。
进一步地,铑催化剂前体为[Rh(CO)2Cl]2、HRh(CO)(TPP)3、Rh(COD)2BF4、 [Rh(Cp*)Cl2]2、Rh(COD)(acac)、[Rh(COD)Cl]2、Rh(acac)(CO)2、RhCl3·3H2O、 Rh(C2H4)2(acac)和[Rh(C2H4)Cl]2中的至少一种的至少一种,优选为 Rh(COD)(acac)、HRh(CO)(TPP)3或Rh(acac)(CO)2;其中,acac代表为乙酰丙酮, COD代表为1,4-环辛二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93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