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9234.2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5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周宏江;徐建丰;袁彩英;周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217 | 分类号: | D03D15/217;D03D15/233;D03D15/47;D03D15/52;D03D15/50 |
代理公司: | 南京北辰联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50 | 代理人: | 王俊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羊毛 混纺 面料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属于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S1:纺前预处理: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纺前预处理,将水与浓缩抗静电液混合成混合液,羊毛与混合液混合后停放,使羊毛充分吸收混合液,再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丝光处理。S2:开棉清棉工序:将经过纺前预处理后的有机棉和羊毛分别进行开清棉工序形成单独的棉卷和毛卷。本发明通过克服了用环锭工艺中预处理期间增加了羊毛防静电性能,和降低了有机棉与羊毛缩水性,利用有机棉与羊毛的混合交织制作,生产出高比例羊毛和精梳有机棉混纺纱线。该纱线即保持了羊毛的保暖性,又提高了面料的柔软性、透气性和吸湿排汗功能,具备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
背景技术
面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在服装大世界里,服装的面料五花八门,日新月异。但是从总体上来讲,优质、高档的面料,大都具有穿著舒适、吸汗透气、悬垂挺括、视觉高贵、触觉柔美等几个方面的特点,如何研究出保暖轻便的面料一直是各服饰企业的首要课题,羊毛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有良好的保暖性经常作为保暖织物材料,但现有的羊毛混纺面料制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现有的混纺面料制造过程中成卷困难,羊毛比电阻较大,容易起静电,使有害纱疵大幅度增加,且传统羊毛混纺面料在使用时缩水严重,产品制作舒适性及柔软度差。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解决了现有的混纺面料制造过程中成卷困难,羊毛比电阻较大,容易起静电,使有害纱疵大幅度增加,且传统羊毛混纺面料在使用时缩水严重,产品制作舒适性及柔软度差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采用以下步骤:
S1:纺前预处理: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纺前预处理,将水与浓缩抗静电液混合成混合液,羊毛与混合液混合后停放,使羊毛充分吸收混合液,再将羊毛和有机棉进行丝光处理。
S2:开棉清棉工序:将经过纺前预处理后的有机棉和羊毛分别进行开清棉工序形成单独的棉卷和毛卷。
S3:纱线准备工序:将棉卷和羊毛卷进行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和络筒工序。
S4:穿经织造工序:根据织物的要求将织轴上的经纱按一定的规律穿过停经片、综丝和箱,以便织造时形成梭口,引入纬纱织成所需的织物,然后将经过准备工序加工处理的经纱与纬纱通过织布机根据纵物规格要求,按照一定的工艺设计交织成织物。
进一步地,所述丝光处理烧碱的溶液浓度24-26%(30–32° Bé),浸泡时间为10-24秒,并添加湿润剂去除水的表面张力。
进一步地,所述开棉清棉工序中采用单程清棉机A076进行开棉清棉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开棉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并条工序;粗纱、细纱工序和络筒工序制作成纱线,且纱线中羊毛和有机棉的重量百分比为70:30。
进一步地,所述混合液中水与浓缩抗静电液的混合比例为10:1,浓缩抗静电液采用型号为CA1-15。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棉、羊毛混纺面料的制备工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克服了用环锭工艺中预处理期间增加了羊毛防静电性能,和降低了有机棉与羊毛缩水性,利用有机棉与羊毛的混合交织制作,生产出高比例羊毛和精梳有机棉混纺纱线。该纱线即保持了羊毛的保暖性,又提高了面料的柔软性、透气性和吸湿排汗功能,具备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未经红豆集团无锡红豆童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9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