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在轨数据传输可变带宽控制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9126.5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51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宏;王红霞;张绍林;宋佳伟;于薇薇;马远航;王小波;牟宁;张文;刘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96 | 分类号: | H04L41/0896;H04L12/40;H04Q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诚中致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80 | 代理人: | 曹宇杰 |
地址: | 101399 北京市顺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可变 带宽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轨数据传输可变带宽控制方法及装置,应用于包括多个试验单元的在轨辐照试验平台,方法包括:设置三种数据传输采集模式并确定各个采集模式的试验单元数量;每1个通讯周期对快速采集模式下所有试验单元Q获取1次第一类试验遥测信息,同时,对轮询采集模式下当班的试验单元P或慢速采集模式下当班的试验单元S获取1次第二类试验遥测信息;每通讯周期下传1次当前获取的第一类试验遥测信息和第二类试验遥测信息;每通讯周期对轮询采集模式下未当班的试验单元P和对慢速采集模式下未当班的试验单元S进行1次健康状态获取。通过本发明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在轨数据传输带宽受限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元器件在轨抗辐照试验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在轨数据传输可变带宽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元器件在轨抗辐照评估试验平台采用“主控单元+试验单元”的平台架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主控单元是核心管理单元,负责对各试验单元进行综合管理以及与整星的电信号交互,主控单元由主控电源板、主控板A、主控板B等电路板组成。试验单元由试验单元1、试验单元2、试验单元3… 试验单元n组成,每块试验单元可考核验证10余款待测器件。各单元板卡采集被测器件在轨运行时的健康状况数据,通过CAN总线与主控单元通信,由主控单元统一控制和管理后,通过1553B总线下传试验数据至地面总控系统。
主控单元(作为1553B的RT端)接收整星(作为1553B总线的BC端)的遥控指令注入、广播时间码、轨道信息,采集元器件健康考核仪试验单元1、试验单元2、试验单元3、……、试验单元n等多款元器件试验数据,并通过1553B总线将遥测数据传给整星,以完成监测元器件的工作状态功能。
正常情况下,整星每1s读取一次主控单元RT端遥测数据。由于带宽资源有限,分配给该元器件在轨抗辐照评估试验平台的带宽固定。当检测元器件种类较多,试验单元增加到几十上百个时,每个试验单元均要上传试验数据,现有带宽无法满足应用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相关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在轨数据传输可变带宽控制方法及装置,解决在轨数据传输带宽受限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拟采用以下方案:
一种在轨数据传输可变带宽控制方法,应用于包括多个试验单元的在轨辐照试验平台,包括步骤:
设置三种数据传输采集模式并确定各个采集模式的试验单元数量:
快速采集模式,对应若干个试验单元Q,采集轮询周期固定是1个通讯周期;
轮询采集模式,对应若干个试验单元P,采集轮询周期固定是(试验单元P个数+1)×1个通讯周期;
慢速采集模式,对应若干个试验单元S,采集轮询周期固定是(试验单元P个数+1)×试验单元S个数×1个通讯周期;
每1个通讯周期对快速采集模式下所有试验单元Q获取1次第一类试验遥测信息,同时,对轮询采集模式下当班的试验单元P或慢速采集模式下当班的试验单元S获取1次第二类试验遥测信息;其中,在(试验单元P个数)×1个通讯周期内的每1个通讯周期,第二类试验遥测信息来源于轮询采集模式下当班的试验单元P,在(试验单元P个数+1)×1个通讯周期时,第二类试验遥测信息来源于慢速采集模式下当班的试验单元S;
并在每通讯周期下传1次当前获取的第一类试验遥测信息和第二类试验遥测信息;
并在每通讯周期对轮询采集模式下未当班的试验单元P和对慢速采集模式下未当班的试验单元S进行1次健康状态获取。
进一步,第一类试验遥测信息是试验单元在预定轨道、预定星时对时间域敏感、变化快的测试项数据;
第二类试验遥测信息是试验单元在预定轨道、预定星时对时间域不敏感、变换慢的测试项数据。
进一步,确定各个采集模式的试验单元数量,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轩宇空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912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