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桥面混凝土护栏浇筑的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8490.X | 申请日: | 2021-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59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刘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政环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10 | 分类号: | E01D19/10;E01D21/00;E04G1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中辰臻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5 | 代理人: | 李星辰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桥面 混凝土 护栏 浇筑 成型 模具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桥面混凝土护栏浇筑的成型模具,包括桥面结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加强杆、钢筋、定位孔和浇筑口,所述桥面结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下半段外侧均拆卸安装有安装帽。该用于桥面混凝土护栏浇筑的成型模具,通过将定位孔和定位杆等模具与桥面之间的固定结构设置在模板内部的方式,使混凝土在倒入后会自行填充至孔洞结构中,提高护栏成型后和路面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能够利用填模后振捣机的振捣作用力,利用结构传动来代替人手对模板外侧进行指定区域的敲击操作,同时能够使底部混凝土在模具内分布的更加充实均匀,大幅度降低空鼓现象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桥面混凝土护栏浇筑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桥梁中的路面结构在施工结束后,为了保证其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会在桥梁的两侧以及中间区域设置护栏结构,该类护栏结构由混凝土基座和顶部的金属防护栏构成,现有的混凝土基座有两种模具成型方式,一种是与路面结构同步浇筑成型,另一种则是在路面结构大体施工结束后,在路面的表面再进行护栏浇筑操作,由于前者施工要求较高且成本高无法进行模块化操作,因此现有技术大多采用后者,但是该类的成型模具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以下问题:
模具本身不仅要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顺利成型,还要确保其与桥面结构的连接的稳定性,为了避免在混凝土倒入后的扩张力以及振捣过程中的作用力使模具移位,施工方会在路面上钻出孔洞结构并使用螺栓等现有紧固件对模板进行安装,在护栏成型并拆模后,还需要对桥面孔洞结构进行二次填平处理,实际操作十分麻烦且不够节能环保。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桥面混凝土护栏浇筑的成型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模具本身不仅要能够保证混凝土的顺利成型,还要确保其与桥面结构的连接的稳定性,为了避免在混凝土倒入后的扩张力以及振捣过程中的作用力使模具移位,施工方会在路面上钻出孔洞结构并使用螺栓等现有紧固件对模板进行安装,在护栏成型并拆模后,还需要对桥面孔洞结构进行二次填平处理,实际操作十分麻烦且不够节能环保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桥面混凝土护栏浇筑的成型模具,包括桥面结构、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加强杆、钢筋、定位孔和浇筑口,所述桥面结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且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通过横贯两者顶端内壁的加强杆固定连接,并且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的顶端设置有浇筑口,所述桥面结构的上端面设置有钢筋,且钢筋和加强杆为上下对应设置,并且钢筋为垂直分布,所述桥面结构的上端面开设有定位孔,且定位孔对称开设有两组,并且两组定位孔分别与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上下对应分布,所述定位孔的内部和定位杆的底端相吻合,且定位杆的上半段垂直滑动连接在第一模板上,所述定位杆的底端安装有卡杆,且卡杆为顶端向上倾斜分布,并且卡杆的顶端安装有防滑块,且防滑块为橡胶材料,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下半段外侧均拆卸安装有安装帽,且安装帽的内部中心处安装有拼接杆,所述拼接杆的底端设置有拼接块,且拼接块的底端和拼接槽相互吻合,并且拼接槽开设在定位杆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边侧上半段均开设有开口,且该开口上覆盖有弹性片,并且弹性片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安装的外壳。
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垂直分布的位移板,且位移板通过第一弹性伸缩杆水平滑动连接在外壳的内部,并且位移板的左侧面和弹性片的表面相接触,所述位移板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推板。
优选的,所述推板的表面和挡板的内壁相贴合,且挡板的底端固定安装在敲击杆的上半段,并且敲击杆的中段通过销轴转动安装在外壳的内部,所述挡板通过第二弹性伸缩杆和外壳的内壁相连接,所述敲击杆的顶端安装有敲击块,且敲击杆的底端安装有敲击盒。
优选的,所述敲击盒位于敲击块和外壳的下方,且敲击盒位于模板的下半段,并且敲击盒的内端安装有缓冲块。
优选的,所述缓冲块通过弹簧水平滑动连接在敲击盒的内部,且缓冲块的内壁和敲击盒的内壁之间设置有气囊,气囊与单向回气管和出气管相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政环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政环境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849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