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材料粘接模具的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8350.2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68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邵一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邵一丹 |
主分类号: | G06F30/17 | 分类号: | G06F30/17;G06F30/20;G06F113/22;G06F113/26 |
代理公司: | 河南豫龙律师事务所 41177 | 代理人: | 张振 |
地址: | 518101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模具 设计 方法 | ||
1.一种复合材料粘接模具的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产品粘接面设计;
S2:模具整体设计;
所述步骤S1包括:
S11:多样本扫描产品黄金模型建立;
首先对单个样本进行多次扫描,用均值法做数据处理建立单个产品的数据模型,然后选取多个样本采用单个样本同样的方法建立多个样品的数据模型,综合考虑产品形变和设计允差,最后对多个样品数模处理建立产品黄金模型;
S12:带回弹补偿的型面模型建立;
以产品黄金模型作为模具粘接型面基础模型,依据工程经验正交于基础模型对称轴方向做切片,切片位置与数量通过对型面形变大小预测来定,当型面有开口或外型变化较大的部位则增加切片数量,对结构相对单一则减少切片量,切片数量选取越多,对三维模型修正的精度越高,也越平滑,然后对每一个二维切片模型做有限元仿真,建立回弹补偿模型,最后拼接拟合成带回弹补偿的型面模型;
S13:模具型面产品线和沿边设计;
带回弹补偿的型面模型确定后,沿型面模型向外扩展4-6mm然后向开口方向升高2-3mm作为产品线或铺贴线,以防止热膨胀过程中维修产品从粘接型面脱落,在产品线确定后,沿切线方向外延125mm然后直角弯边再延伸30-50mm,作为型面模型的沿边,以减小产品的收口形变,在快装盖铰链一边需多延长50mm,为了方便维修产品从型面取出,需对沿边部分做倒角,型面内角大于100°,沿边部分倒角半径大于25mm,型面内角小于100°,沿边倒角半径大于12mm;当型面是外角则沿边部分倒角半径大于6mm;
所述步骤S2包括:
S21:固定框架和型面柔性连接设计;
在正交于风扇整流罩U型结构对称轴方向上等圆周角间隔设置固定点,而在沿对称轴方向上则等间距的设置固定点,依据工程经验和方通框架的结构强度,在正交于对称轴的方向上每间隔15°,沿对称轴方向每间隔100mm设置一个固定点;
在固定框架结构上的每一个固定点连接可调式拉索,拉索的另一端则通过高温硅胶连接粘接型面的底部;
S22:迎风面散热翅片以及真空接头与热偶的安装设计;
在粘接型面底部沿热压罐内气流方向安装散热翅片,翅片不应为整体而应分为数段;
真空袋40cm2面积需放置一个真空接头,真空接头集成到产品快装盖上,真空管向上;
热偶的安装上采取埋入模具粘接型面底部的方式;
S23:产品快装盖和密封条的设计;
用铝合金方通搭建产品快装盖外围框架,以保证轻便和稳固,当盖子尺寸较大,则在方通框架中间拉辐条以减小形变;然后在外围框架上覆盖一层对流高温硅胶膜,以替代手册要求的吸胶布,透气布,保温棉和真空袋;其中对流高温硅胶膜向产品面带沟槽,抽真空时气体在产品与盖子之间可以对流;
沿产品快装盖外围框架粘上一圈∠型密封条,∠型的开口方向向外,产品快装盖与模具之间用铰链和锁扣进行连接,通过密封条挤压式密封代替传统的真空胶带粘贴式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邵一丹,未经邵一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835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压式双密封封堵配套工具
- 下一篇:一种生活污水的环保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