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激励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7558.2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韩晓明;周瑾;徐园平;张越;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B7/02 | 分类号: | G01B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沛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马苗苗 |
地址: | 2100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感 电感 位移 传感器 激励 电路 | ||
1.一种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激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激励电路包括:
用以产生频率和相位可变正弦波的正弦信号产生部分;
用以产生偏置电压的偏置电压生成部分;
将所述正弦信号产生部分和偏置电压生成部分作差放大的减法、放大电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激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弦信号产生部分包括DDS频率合成单元U2,晶振U1,主控芯片U3,电容C1、C2、C3、C4、C5、C9;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1引脚与所述电容C5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5另一端与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2引脚相连;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2引脚与+5V电源相连;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3引脚与所述电容C2和C3并联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2和C3并联的另一端与GND相连;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4引脚与GND相连;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5引脚与所述晶振的3引脚相连;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6、7、8引脚分别与所述主控芯片DSP28377d的GPIO50、51、52相连;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9引脚与所述电容C9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9的另一端与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10引脚相连,所述频率合成单元U2的10引脚为输出;所述晶振U1的1引脚悬空,所述晶振U1的2引脚与GND相连,所述晶振U1的3引脚与所述DDS频率合成单元U2的5引脚相连,所述晶振U1的4引脚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GND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激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偏置电压生成部分包括电阻R2、R3与电容C6;所述电阻R3一端与+1.9V相连,所述电阻R3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2另一端与地相连,所述电容C6与电阻R2并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激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法、放大电路包括运算放大器U4A、U4B,电阻R4、R5、R6、R7、R8、R9,电容C7、C8;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反向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4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电阻R2与所述电阻R3连接点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5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5另一端与所述芯片U2的10引脚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6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6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4B的反向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8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8另一端与GND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电阻R7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7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4A的输出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4B的输出端与所述电阻R9一端相连,所述电阻R9另一端与所述运算放大器U4B的反相输入端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4A、U4B的负电源与-15V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4A、U4B负电源与所述电容C7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7另一端与GND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4A、U4B的正电源与+15V相连,所述运算放大器U4A、U4B正电源与所述电容C8一端相连,所述电容C8另一端与GND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激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振型号为XTAL-3225,DDS频率合成单元为AD9833,主控芯片型号为DSP28377d,所述电容C1为100nF,所述电容C2为10nF,所述电容C3为100nF,所述电容C4为100nF,所述电容C5为10nF,所述电容C9为20pF。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激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阻R2为120Ω,所述电阻R3为620Ω,所述电容C6为100nF。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感式电感位移传感器激励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运算放大器U4A、U4B型号为TL084,所述电阻R4为10K,所述电阻R5为10K,所述电阻R6为10K,所述电阻R7为10K,所述电阻R8为10K,所述电阻R9为80K,所述电容C7为100nF,所述电容C8为100nF。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755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异形八木天线及其波束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打印机余热回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