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快速再通的吸引器头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26313.8 | 申请日: | 2021-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90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爱;尹华斌;孟通;宋滇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 地址: | 20008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吸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快速再通的吸引器头,所述可快速再通的吸引器头包括吸引器头本体和磁吸装置;所述吸引器头本体为圆柱中空结构,本体前段表面设有凸起结构;所述磁吸装置包括外部磁铁和内部磁贴;所述外部磁铁和内部磁贴之间为相互吸引作用;所述内部磁贴表面设有有塑料层;所述内部磁贴设于吸引器头本体前段表面凸起结构内部;所述外部磁铁设于凸起结构表面并与内部磁贴底部之间相互吸引保持固定;所述吸引器头本体后段与凸起结构同侧或异侧还设有关闭阀。其优点表现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磁铁相吸的简单原理,在吸引器头堵塞时可实现快速疏通;关闭阀的设计可避免吸引器头由于自带的吸力吸附于血管或神经表面而造成组织损伤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快速再通的吸引器头。
背景技术
吸引器装置是现代手术基本的必备设备,操作简单方便,可及时将积液、积血、固体颗粒物等推向吸引器内,保持术野清晰。吸引器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通过一定方法制造其吸引头的负压状态,这样大气压就会将吸引头外的物质向吸引头挤压,从而完成“吸引”的效果。
吸引器在方便手术操作的同时,也会经常因术区血凝块、软组织或者碎骨组织等导致吸引器头堵塞。目前术中常采用的吸引器头疏通流程为:跟器械护士要通条(一根笔直的小铁丝),器械护士拿来通条,助手将通条插入吸引器中实现吸引器头中堵塞物的疏通,再将通条拿还给器械护士。此解决流程时间较长,增加手术时间和人力,且通条相互传递过程中也容易污染衣物等。
中国专利文献:CN201310601543.4,申请日2013.11.25,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骨科用防堵吸引器头。公开了一种新型骨科用防堵吸引器头,吸引管,所述吸引管下端设置有落物口,所述落物口下端设置有骨碎屑储瓶,所述骨碎屑储瓶顶端设置有开口,所述落物口与开口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吸引管两端分别设置有出液口和进液口,所述吸引管内出液口一端落物口旁设置有滤网,所述吸引管顶部设置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与滤网顶端连接。
中国专利文献:CN201621012036.2,申请日2016.08.30,专利名称为:一种可快速清理的吸引器头。公开了一种可快速清理的吸引器头,包括本体和连接在所述本体尾端的连接头;所述本体为中空管,所述中空管上设置有纵向开合式管,所述纵向开合式管包含第一瓦状管外壳和第二瓦状管外壳,所述第二瓦状管外壳与本体为一体;所述第一瓦状管外壳的一侧通过铰接轴与第二瓦状管外壳连接,且随铰接轴纵向开合;所述第一瓦状管外壳的另一侧通过铰接卡扣与所述第二瓦状管外壳连接。
上述专利文献CN201310601543.4中的一种新型骨科用防堵吸引器头,采用吸引管下端设置有落物口,落物口下端设置有骨碎屑储瓶,骨碎屑储瓶顶端设置有开口,落物口与开口通过螺纹连接,吸引管内出液口一端落物口旁设置有半圆弧形的滤网,通过半圆弧形的滤网既便于过滤骨碎屑,又避免了骨碎屑和血水堵塞滤孔,方便滤网的更换,有效延长了器械的使用寿命;而专利文献CN201621012036.2中的一种可快速清理的吸引器头,则采用中空管上设置有纵向开合式管,纵向开合式管包含第一瓦状管外壳和第二瓦状管外壳,该实用新型的吸引器头结构简单,可以拆开,方便吸引器头发生堵塞时打开快速进行清理,且省时省力。但是关于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磁铁相吸的简单原理,在吸引器头堵塞时可实现快速疏通的一种可快速再通的吸引器头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磁铁相吸的简单原理,在吸引器头堵塞时可实现快速疏通的一种可快速再通的吸引器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通过磁铁相吸的简单原理,在吸引器头堵塞时可实现快速疏通的一种可快速再通的吸引器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未经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63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