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睫毛嫁接系统和制造一个或更多个人造睫毛嫁接物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5150.1 | 申请日: | 2017-07-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3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萨哈拉·罗提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施菲公司 |
主分类号: | A41G5/02 | 分类号: | A41G5/02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黄刚;张建涛 |
地址: | 美国加利***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 睫毛 嫁接 系统 制造 一个 更多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人造睫毛嫁接系统和制造一个或更多个人造睫毛嫁接物的方法。系统包括多个睫毛嫁接物,每个睫毛嫁接物包括:人造毛的多个簇,每个簇包括至少两根人造毛;基部,每个簇的所述至少两根人造毛从基部突出,至少一个簇的至少一些人造毛在基部的相应部分处彼此联接,通过至少施加热而形成每个睫毛嫁接物的基部,基部被设计成至少将睫毛嫁接物附接到天然睫毛的下侧。对于每个嫁接物,方法包括:形成所述多个簇;进行沿着基部附接所述多个簇的附接过程,附接过程至少部分地包括对所述多个簇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热,已附接的簇和基部被设计用于施用在天然睫毛下面。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7年7月27日、发明名称为“人造睫毛嫁接物”且申请号为201780004312.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各种实施例涉及人造睫毛,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可以施用于个体的天然睫毛的下侧的人造睫毛嫁接簇。
背景技术
睫毛嫁接通常用于增强天然睫毛的长度、厚度和丰满度。然而,睫毛嫁接物必须逐一施用于个体的天然睫毛,以避免睫毛嫁接物粘在一起。因此,睫毛嫁接服务可能花费数百美元,这取决于所用睫毛的类型和数量、化妆师的技能以及睫毛嫁接施用的场所。通常需要经验丰富的化妆师一到两个小时来附接整组睫毛嫁接物。
人造睫毛簇通常用于增强个体的天然睫毛的长度、厚度和丰满度。然而,为了避免将人造睫毛簇粘在一起并确保多个簇均匀分布在个体睫毛线的宽度上,必须将每个簇单独施用于个体睫毛。
或者,可以将假睫毛直接施用于个体眼睑。假睫毛是条状的(因此也可以称为“条状睫毛”),可以修剪以适应个体眼睑的宽度。虽然一条假睫毛可以在单个运动中施用,但假睫毛很容易与个体的天然睫毛区分开来,并且在长时间佩戴时可能会感到不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人造睫毛嫁接系统和制造一个或更多个人造睫毛嫁接物的方法。
本发明的人造睫毛嫁接系统包括多个睫毛嫁接物,所述多个睫毛嫁接物中的每个睫毛嫁接物包括:人造毛的多个簇,所述多个簇中的每个簇包括至少两根人造毛;和基部,所述多个簇中的每个簇的所述至少两根人造毛从所述基部突出,其中所述多个簇中的至少一个簇的至少一些所述人造毛在所述基部的相应部分处彼此联接,并且其中通过至少施加热而形成所述多个睫毛嫁接物中的每个睫毛嫁接物的所述基部,所述基部被设计成至少将所述睫毛嫁接物附接到天然睫毛的下侧。
本发明的制造一个或更多个人造睫毛嫁接物的方法形成人造毛的多个簇,所述多个簇中的每个簇包括多根人造毛;以及进行沿着基部附接所述多个簇的附接过程,所述多个簇中的至少一个簇的所述多根人造毛中的至少两根人造毛在所述基部的相应部分处彼此联接,其中所述附接过程至少部分地包括对所述多个簇的至少一部分施加热,已附接的所述簇和所述基部被设计用于施用在天然睫毛下面。
附图说明
各种实施例在附图中以示例而非限制的方式示出,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似的元件。通过结合附图研究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目的、特征和特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描绘了眼睑的上眼线、上睫毛线和上内眼线。
图2描绘了专业睫毛技术人员和化妆师可以使用的人造睫毛簇。
图3A描绘了多簇人造睫毛可以如何连接以形成束(也称为“睫毛融合物”)。
图3B是两种不同款式的睫毛融合物的侧视图。
图3C示出了如何能够在单个运动中将一组多个睫毛融合物固定到个体睫毛线上。
图4示出了一组中的多个睫毛融合物可以如何以特定布置进行定位。
图5描绘了这组睫毛嫁接物的布置如何使得所有的睫毛融合物能够被施用器同时抓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施菲公司,未经莱施菲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515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