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飞行数据测试用飞行训练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4779.4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68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霆;沈鑫;叶亮;梁琳;冯凌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9/08 | 分类号: | G09B9/08;G09B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8300 四川省成都市广汉***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飞行 数据 测试 训练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飞行数据测试用飞行训练器,包括训练器本体,所述训练器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六自由底座,所述六自由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训练器本体固定连接的扶梯,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六自由底座左侧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置有喷管机构。该飞行数据测试用飞行训练器,通过设置喷雾装置,在透气管内放入干冰,开启切割电机对大块的干冰进行破碎,开启风力电机带动扇叶旋转产生风力,碎干冰在加速流动的空气中产生大量低温白雾,模拟出高空低温和云雾现象,使得环境更加逼真,使用者在通过扶梯登上训练器本体时能得到更加真实的体验。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训练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飞行数据测试用飞行训练器。
背景技术
飞行训练器是指用于驾驶员飞行训练的航空器飞行训练器,是在有机壳的封闭式座舱内或无机壳的开放式座舱内对飞行仪表、设备、系统控制板、开关和控制器一比一对应复制的,包括用于表现航空器在地面和空中运行所必需的设备和支持这些设备运行的计算机编程。
有部分飞行训练器会进行下雨、横风、侧风和沙尘等环境的真实模拟,使得飞行员体会更真切,但是高空的高寒和云雾并没有相关的模拟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行数据测试用飞行训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高空的高寒和云雾并没有相关模拟手段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模拟高空高寒和云雾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行数据测试用飞行训练器,包括训练器本体,所述训练器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六自由底座,所述六自由底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一端与训练器本体固定连接的扶梯,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六自由底座左侧的定位板,所述定位板的顶部设置有喷管机构,所述定位板的内部设置有喷雾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定位板左侧的箱体,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连通喷管机构和箱体的喷水机构,所述定位板的右侧固定安装有中央控制器;
所述喷雾装置包括横筒,所述横筒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风力电机,所述风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扇叶,所述横筒的顶部插接有一端延伸到横筒内部的透气管,所述透气管的内底壁固定安装有切割电机,所述切割电机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切割片,所述透气管的内部活动安装有盖板,所述透气管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握持柄。
进一步地,所述风力电机和切割电机均为伺服电机,所述透气管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延伸到透气管内部的透气孔,所述切割片为高碳钢片,所述透气管与盖板的连接方式为螺纹连接,所述横筒的内壁与透气管的内壁相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六自由底座为六自由度支撑台,所述底板为高碳钢板。
进一步地,所述喷管机构包括横管和喷头,所述横管的底部连通有喷头,所述喷头的数量为五个。
进一步地,所述横管的外部套接有一端与定位板焊接的定位环,所述喷头位于训练器本体的正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箱体的顶部连通有进水管,所述箱体的内壁左侧固定安装有制冷机,所述箱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散热器。
进一步地,所述制冷机和散热器相匹配,所述箱体为铝合金箱。
进一步地,所述喷水机构包括动力水泵,所述箱体的顶部焊接有动力水泵,所述动力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一端延伸到箱体内部的抽水管,所述动力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一端于横管相连通的送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六自由底座、风力电机、切割电机、制冷机、散热器和动力水泵均与中央控制器信号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中仿智能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47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