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覆盖层地基混凝土坝的高喷防渗墙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23293.9 | 申请日: | 2021-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29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 发明(设计)人: | 唐志丹;何光宇;马耀;王平;杨怀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B7/08 | 分类号: | E02B7/08;E02B3/16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林天福 |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覆盖层 地基 混凝土 防渗墙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覆盖层地基混凝土坝的高喷防渗墙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施工难度显著减小,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施工成本相对较低的高喷防渗墙,以及一种用于所述高喷防渗墙的施工方法。所述的高喷防渗墙包括混凝土坝本体,所述的高喷防渗墙还包括深入覆盖层地基内的高喷防渗墙本体,位于高喷防渗墙本体上方的混凝土坝本体与所述的高喷防渗墙本体之间为嵌入式密封连接结构连接。所述的施工方法先施工高喷防渗墙本体,然后凿毛高喷防渗墙本体顶部表面并布置竖向插筋,接着浇筑现浇嵌入过渡接头并安装止水片,然后施工混凝土回填加固结构并布置柔性防水包覆层,最后浇筑混凝土坝本体完成施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喷防渗墙,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覆盖层地基混凝土坝的高喷防渗墙,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物设计建造技术领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所述高喷防渗墙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覆盖层上修建大坝,通常采用防渗墙作为坝基防渗方案,防渗墙通常采用槽挖现浇混凝土形成,但现浇混凝土防渗墙施工难度较大,工期较长,费用高。高喷灌浆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渗墙形成方案,目前一般用于土石围堰等临时工程,在水库除险加固中也常用。研究如何将高喷灌浆防渗墙用于混凝土坝基础的永久防渗是一项有意义的工作,将为混凝土坝永久防渗提供一种新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难度显著减小,施工周期相对较短,施工成本相对较低的用于覆盖层地基混凝土坝的高喷防渗墙,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用于所述高喷防渗墙的施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覆盖层地基混凝土坝的高喷防渗墙,包括混凝土坝本体,所述的高喷防渗墙还包括深入覆盖层地基内的高喷防渗墙本体,位于高喷防渗墙本体上方的混凝土坝本体与所述的高喷防渗墙本体之间为嵌入式密封连接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嵌入式密封连接结构包括现浇嵌入过渡接头和密封组件,所述的现浇嵌入过渡接头通过其下端固结在高喷防渗墙本体的顶部,所述现浇嵌入过渡接头的中上部嵌入所述的混凝土坝本体内,混凝土坝本体与现浇嵌入过渡接头之间的渗水间隙通过所述的密封组件密封。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沿长度方向,在现浇嵌入过渡接头的两侧还设置有混凝土回填加固结构,所述混凝土回填加固结构的高度不低现浇嵌入过渡接头高度的三分之二。
进一步的是,所述现浇嵌入过渡接头的下端通过高喷防渗墙本体顶面的凿毛面和竖向插筋固定连接,所述竖向插筋的两端分别插入所述的高喷防渗墙本体与所述的现浇嵌入过渡接头中。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所述的密封组件包括止水片和柔性防水包覆层,所述的柔性防水包覆层包覆在嵌入混凝土坝本体内的现浇嵌入过渡接头上,至少在现浇嵌入过渡接头(4)的顶部插接有沿竖直方向分别同时伸入现浇嵌入过渡接头与混凝土坝本体内的止水片。
进一步的是,在现浇嵌入过渡接头的上游侧也插接有沿水平方向分别同时伸入现浇嵌入过渡接头与混凝土坝本体内的止水片。
上述方案的优选方式是,在所述混凝土坝本体上游侧的底部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坝前趾,在坝前趾下方的覆盖层地基内还设置有凹坑,未伸入混凝土坝本体内的那一部现浇嵌入过渡接头和混凝土回填加固结构均位于所述的凹坑中。
进一步的是,所述的止水片为W型铜止水片。
进一步的是,在现浇嵌入过渡接头与混凝土坝本体之间设置有膨胀间隙,所述的膨胀间隙通过所述的柔性防水包覆层填充。
一种用于所述高喷防渗墙的施工方法,所述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进行高喷灌浆形成高喷防渗墙本体,然后再将该高喷防渗墙本体顶部凿毛并布置竖向插筋,接着浇筑现浇嵌入过渡接头并安装止水片,然后回填现浇嵌入过渡接头两侧的混凝土回填加固结构,接着布置混凝土坝本体与现浇嵌入过渡接头之间的柔性防水包覆层,最后浇筑混凝土坝本体完成所述混凝土浇筑坝的施工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329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