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改善的温度分布的双极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2992.1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46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A·奥鲁克;B·高格勒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茵兹密封垫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267 | 分类号: | H01M8/0267;H01M8/026;H01M8/026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顾峻峰 |
地址: | 德国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改善 温度 分布 极板 | ||
1.用于电化学系统(1)的双极板(2),所述双极板(2)包括:
-两个隔板(2a、2b),
-至少一个入口开口(11a),所述入口开口(11a)用于引入冷却介质,
-出口开口(11d),所述出口开口(11d)用于排放所述冷却介质,
-在所述隔板(2a、2b)中的至少第一隔板中的
o活性区域(18),所述活性区域(18)具有用于沿所述双极板(2)的外侧引导反应介质的第一结构(14)和用于沿所述双极板(2)的内侧引导所述冷却介质的第二结构(15),
o本质上封闭的外周凸边(12e),所述外周凸边(12e)用于使至少所述活性区域密封隔开,所述外周凸边(12e)围绕所述活性区域和所述出口开口(11d)延伸,并且限定凸边内部(22),
其中,所述出口开口(11d)相对于所述外周凸边(12e)的凸边内部(22)密封隔开,以防止冷却流体从所述凸边内部(22)直接流入到所述出口开口(11d)中,和/或使得所述冷却流体基本上只经由所述活性区域的第二结构(15)到达所述出口开口(11d),
其中,所述入口开口(11a)流体连接到所述外周凸边(12e)的凸边内部(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极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凸边(12e)使所述出口开口(11d)相对于所述凸边内部(22)密封隔开。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极板(2),其特征在于,包括被布置成在两个所述隔板(2a、2b)中的至少第一隔板中围绕出口开口(11d)的第一凸边布置(12d),其中所述凸边布置(12d)的面向所述外周凸边(12e)并且背向所述活性区域(18)的一部分使所述出口开口(11d)相对于所述凸边内部(22)密封隔开。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极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周凸边(12e)构造为这样的最外部密封元件,其至少沿着各自的所述隔板(2a、2b)的纵向侧并且在冷却剂出口开口(11d)的区域中。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极板(2),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三结构(24),所述第三结构(24)至少在两个所述隔板(2a、2b)中的第一隔板中从所述入口开口(11a)导向所述外周凸边(12e),用于引导所述冷却介质从所述入口开口(11a)进入到所述凸边内部(22)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极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结构(24)被构造成浮凸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极板(2),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凸边布置(12a),所述第二凸边布置(12a)至少在两个所述隔板(2a、2b)中的第一隔板中布置成围绕所述入口开口(11a),用于密封所述入口开口(11a),所述第二凸边布置(12a)的两个侧翼中的每一个都具有用于引导所述冷却介质经过所述凸边侧翼的至少一个通路(13a),
其中,所述第三结构(24)被构造为这样的传导通道,其在所述第二凸边布置(12a)的外侧,与所述凸边侧翼中的通路相邻,并且经由所述外周凸边(12e)的凸边侧翼中的又一通路而流体连接到所述外周凸边(12e)的凸边内部(22)。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极板(2),其特征在于,第四结构(25),所述第四结构(25)导向远离所述外周凸边(12e),以将冷却介质从所述凸边内部(22)传导到所述活性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茵兹密封垫有限公司,未经莱茵兹密封垫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299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