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百合LlKnat13基因克隆及其在控制百合珠芽形成中的应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2521.0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135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2 |
发明(设计)人: | 杨盼盼;明军;徐雷锋;何国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5/84 | 分类号: | C12N15/84;C12N15/29;A01H5/00;A01H5/04;A01H6/5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申星宇 |
地址: | 10008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百合 llknat13 基因 克隆 及其 控制 珠芽 形成 中的 应用 方法 | ||
1.一种百合LlKnat13基因克隆及其在控制百合珠芽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卷丹百合LlKnat13基因克隆方法:提取卷丹百合叶腋的RNA,根据转录组数据设计引物,以c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其CDS区,扩增CDS序列引物如下,上游Llknat13-F:5′-ATGAGAGAGTCATACCACCCC-3′,下游Llknat13-R:5′-CTATGTGTAGCGTTCGGAGT-3′,扩增出的CDS序列进行测序,并与转录组序列比对,获得LlKnat13基因含完整ORF的cDNA序列,碱基序列具体如SEQ ID NO.1所示;
B、卷丹百合LlKnat13基因相对表达分析方法:提取卷丹百合叶腋的RNA,根据SEQ IDNO.1设计引物,以cDNA为模板,经qRT-PCR扩增,采用2-ΔΔCt法分析Llknat13基因的相对表达水平,扩增引物如下:上游LlKnat13-qRT-F:5′-TCAGGGAAGAGATTCTACGCAAG-3′,下游LlKnat13-qRT-R:5′-TTCCTTCACCAATCGTGCCTT-3′;
C、基因在控制卷丹百合珠芽形成中的应用:根据SEQ IDNO.1设计带接头的引物LlKnat13-V-F5′-TTCTGTGAGTAAGGTTACCGATGAGAGAGTCATACCACCCCCA-3′和LlKnat13-V-R5′-CCCATGGAGGCCTTCTAGAGATCATGAGGCGCTGGATGTCCTT-3′,通过同源重组法将带有接头的LlKnat13基因目的片段与酶切后的TRV2线性载体连接,得到TRV2-LlKnat13载体,将构好的TRV2-LlKnat13载体转化农杆菌菌株EHA105,经活化摇菌至OD600=0.8后抽真空5min对卷丹茎段进行侵染,之后将侵染茎段清洗干净并接种于MS+30g/L蔗糖的培养基中诱导珠芽形成,培养两周后观察统计,沉默组较对照相比珠芽诱导率显著下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合LlKnat13基因克隆及其在控制百合珠芽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与所述步骤B中的叶腋通过用双面刀片切取卷丹叶腋,采用RNAprep Pure多糖多酚植物总RNA提取试剂盒说明书提取总RNA,以提取的总RNA为模板,采用TransⅡOne-step gDNA Removal and cDNA Synthesis SuperMix试剂盒合成第一链cDN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百合LlKnat13基因克隆及其在控制百合珠芽形成中的应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卷丹百合叶腋的取材方式为:从离体培养的卷丹茎段上分别选取珠芽形成不同阶段,既:S0-S5的卷丹叶腋,每个阶段的样品取5-7个叶腋,分别从5株卷丹上获得,用锡箔纸包裹,液氮速冻,–80℃冰箱中保存备用,其中S0:未诱导培养的叶腋;S1-S3:珠芽原基启动形成;S4-S5:珠芽原基分化为珠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25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