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模块化任务舱门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22080.4 | 申请日: | 2021-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27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乔冰;孟毛毛;马春浩;张强;王帅培;展全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C1/14 | 分类号: | B64C1/14;E05F1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凯多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90 | 代理人: | 云燕春 |
地址: | 710065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化 任务 舱门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一种模块化任务舱门及其应用,包括导轨、舱门组件、驱动组件、安装座、下舱盖、整流罩和到位开关;下舱盖为弧形板结构,其弧面与机腹外型面一致,能够完全贴合固定,并在一端开有缺口,与机腹的出口相对;导轨通过安装座固定于下舱盖上,整流罩与导轨固定,作为整个舱门的蒙皮封装于外侧,整流罩端面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与闭合时的舱门组件、下舱盖的缺口、机腹的出口均相对设置;驱动组件控制舱门组件沿导轨在下舱盖与整流罩之间滑动,实现舱门开启与闭合。本发明将舱门进行了模块化设计,打破传统舱门设计方式,不再沿袭舱门零部件直接固定于机身的结构,能够独立于飞机装配进行舱门系统装配,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任务舱门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时代已经来临,而无人机就是新科技下的产儿。无人机由于无人驾驶、航程远、成本低等得天独厚的优势,得到诸多行业的重视和发展。侦查型无人机在军事领域发展较为迅速,而为保障侦查无人机每次都能有效的执行任务,可靠安全的舱门必不可少。
侦查无人机的任务载荷为光电平台,目的则是在指定目标处使用光电平台进行侦查。由此可见,光电平台对于侦查无人机的重要性。任务舱门作为光电平台的一道屏障,首先可以保护光电平台的安全性。其次,在无人机执行任务过程中收放光电平台之前,需要打开任务舱门,而可靠安全的任务舱门才能保证任务执行的顺利,才能保证有效的飞行架次。
当前大多无人机所用舱门是直接通过螺钉连接在机腹,调试需要在飞机上进行,且一旦出现问题,维修时需拆卸舱门上方所有设备,维修困难;还有一个显著问题则是齿形带和齿轮啮合容易打滑,造成舱门的开关出现卡滞甚至难以完成。图1所示为现有舱门结构形式,图2所示为现有舱门的驱动组件。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模块化任务舱门,将舱门进行模块化设计,实现舱门及相关部件的独立调试和维修,减少了因反复调试拆装造成的不必要工作量,同时杜绝了装机后发生的舱门运动问题。具有可靠性高、成本低、维修性高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化任务舱门,包括导轨、舱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带动舱门组件沿导轨运动,实现舱门的开合;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座、下舱盖和整流罩;
所述下舱盖为弧形板结构,其弧面与机腹外型面一致,能够完全贴合固定,并在一端开有缺口,与机腹的出口相对;所述驱动组件固定于下舱盖中部;所述导轨通过安装座固定于下舱盖下表面的两侧,并位于所述缺口的两侧;所述整流罩与导轨固定,作为整个舱门的蒙皮封装于外侧,整流罩端面上开有通孔,该通孔与闭合时的舱门组件、下舱盖的缺口、机腹的出口均相对设置;开启舱门时,驱动组件控制舱门组件沿导轨在下舱盖与整流罩之间滑动,直到下舱盖的缺口、机腹的出口与整流罩的通孔完全相通,达到开启任务。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还包括到位开关,两个所述到位开关分别通过限位开关支座安装于下舱盖上表面一侧的中部和尾端,中部的到位开关对应闭合时的舱门组件,尾端的到位开关对应打开时的舱门组件;当舱门组件打开或关闭到位时,触发到位开关,向驱动组件发出停止运转的命令。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舱门组件包括舱门、调节板、齿形带、横轮轴、竖轮轴和到位压板;所述舱门的两侧均安装有横轮轴和竖轮轴,通过横轮轴和竖轮轴与所述导轨连接,在舱门组件沿导轨运动时,横轮轴和竖轮轴用于舱门的限位和导向;所述齿形带的两端通过调节板安装于舱门的两端,与驱动组件的齿轮啮合;所述到位压板位于舱门朝向到位开关一侧,当到位压板运动至到位开关的相对位置,即舱门已开到位或关到位,能够终止舱门运动。
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一个横轮轴和一个竖轮轴构成一组滑轮,四组滑轮两两对称安装于舱门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安爱生技术集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20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