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痛经贴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1735.6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744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翟华强;李丝雨;张囡;许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9/70;A61K47/46;A61K47/06;A61P15/00;A61K3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6 | 代理人: | 吴利芳 |
地址: | 100029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解 原发性 痛经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痛经贴,属于中医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原发性痛经无缓解疼痛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包括桃仁2~3份、红花2~3份、当归3~5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川牛膝3~5份、透骨草3~5份、姜黄2~3份、桑枝3~5份、蔓荆子1~2份、桂枝3~5份、五灵脂1~2份,以及其制备方法和包含这些中药组合物成分的痛经贴。本发明适用于妇科常见疾病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痛经贴。
背景技术
痛经是女性最常见的妇科病之一,其中以原发性痛经占90%以上。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是指月经期疼痛,常呈痉挛性,集中在下腹部,不伴有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可导致头痛乏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腰腿痛等全身不适症状,是年轻女性十分常见的病症,并会引起或加重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西医高等院校统编的第八版教材《妇产科学》(主编谢幸,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中相关标准,拟定了关于原发性痛经的标准。中医分型标准参照国家卫生部药政局印发的《中药新药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里相关内容修正关于气滞血瘀型痛经的拟定。
目前原发性痛经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普遍认为与子宫肌肉活动增强所导致的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有关。西医治疗以口服药物为主,常用药物有解热镇痛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维生素类药物、β~受体激动剂、钙离子通道阻滞剂、避孕药等,但效果一般难以维持,且部分药物有胃肠道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等不良反应,适用范围局限。除药物疗法外,现代医学还采用手术疗法治疗,但有效果不稳定,治疗代价较大,故而临床并不常用。
中医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丰富。经过逾越千年的中医精华传承发展,中医治疗“经行腹痛”已形成完整的辨证论治体系。中医常将痛经分为气血虚弱型、肝肾亏损型、寒湿凝滞型、湿热瘀阻型和气滞血瘀型五型分型论治,诸多研究表明中医药治疗痛经,疗效确切,且不良反应小,标本兼治,可起到根治与防治作用。对痛经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中药汤剂内服等内治法和针灸、推拿、外敷等外治法,中医临床常应用传统汤剂配合针灸、推拿等治疗,虽具有临床疗效,但存在使用不便、治疗周期长等劣势。目前大多数外用痛经膏贴在药物组成上成分单一,药效单一,疗效不确切,而且所用的辅料复杂,不具有药效。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用以解决现有妇科常见疾病—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证)的治疗的问题。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各原料的质量份为:桃仁2~3份、红花2~3份、当归3~5份、乳香1~2份、没药1~2份、川牛膝3~5份、透骨草3~5份、姜黄2~3份、桑枝3~5份、蔓荆子1~2份、桂枝3~5份、五灵脂1~2份。
进一步地,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剂型为膏剂、散剂、贴剂、酊剂或喷雾剂。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痛经贴,药物成分上述的中药组合物。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解原发性痛经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药贴剂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
步骤1.将各原料按照权利要求1中的组份比例混合放入粉碎机粉碎,过筛,取过筛药粉;
步骤2.将过筛药粉与调合辅料混合;
步骤3.置于贴剂辅料,得到中药组合物外用药贴剂。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中,所述调合辅料为生姜汁和凡士林。
进一步地,上述步骤2包括:
步骤21.将过筛药粉与生姜汁调和;
步骤22.加入凡士林调和,成团,如使药膏聚成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未经北京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17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