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底托板及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21613.7 | 申请日: | 202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3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杰;杨伟;袁铖;张耀 | 申请(专利权)人: | 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14 | 分类号: | H01M50/14;H01M50/103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远明 |
| 地址: | 518107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底托板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底托板及电池,其中,电池底托板包括: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缺口,以使得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缺口流入所述第一凹槽;至少两个限位部,每一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两个相对的侧边。通过在电池底托板的侧边上设置至少一个限位部,限位部设置在电芯和壳体之间并对电芯进行限位,使得电芯和壳体之间不发生相对移动,限制了电芯极组在电芯壳体内的位移,解决了裸电芯与外壳之间发生碰撞导致裸电芯破损的问题,提高了电芯极组的耐振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底托板及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行业的蓬勃发展,以及新能源电动汽车的进一步普及,新能源也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环境污染型能源,电池作为新能源的代表也逐渐得到了广大生产厂商和消费者的认可。在电池制程中,为了保证电解液能够充分浸润裸电芯,通常会在裸电芯和壳体之间留有一定间隙,使电解液能够从壳体顶部的注液孔流入壳体底部,并通过壳体底部的通孔进入充分浸润裸电芯。
但是,裸电芯和壳体之间存在间隙,会使得裸电芯与外壳之间发生碰撞,导致裸电芯破损。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底托板及动力电池,可以解决由于裸电芯和壳体之间存在间隙导致裸电芯破损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池底托板,包括:
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主体部上形成缺口,以使得液体能够通过所述缺口流入所述第一凹槽;
至少两个限位部,每一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所述至少两个限位部设置在所述主体部两个相对的侧边。
在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主体部的侧边上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凹槽,每个所述限位部与每个所述限位凹槽配合,以使得所述限位部与所述主体部卡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三侧边和第四侧边,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二侧边、所述第四侧边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一侧边朝向所述第二侧边的第一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在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侧边的至少一个形成缺口;或者
所述第一凹槽沿所述第三侧边朝向所述第四侧边的第二方向设置,且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三侧边、所述第四侧边的至少一个形成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部包括限位凸台和延长部,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延长部和所述限位凸台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主体部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限位凸台设置有贯通的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连通,在所述第三侧边至所述第四侧边的第二方向上,所述限位凸台设置有第四凹槽,所述第三凹槽与所述第四凹槽连通并且所述第四凹槽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以使得液体通过所述第二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和所述第四凹槽流入所述第一凹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凹槽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段和至少一个第二凹槽段;
所述第一凹槽段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
所述第二凹槽段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所述第一凹槽段和所述第二凹槽段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和所述限位部一体成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所述第一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至少一个上形成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一凹槽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16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