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烟检测方法及吸油烟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1294.X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53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占德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G01N15/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王莹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烟 检测 方法 吸油烟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油烟检测装置的油烟浓度数据D;计算当前油烟浓度数据D相对于上一采样时刻的油烟浓度数据D0的变化量数据ΔD=D-D0;如果|ΔD|大于设定的变化量阈值ΔD0,ΔD0>0,并且当前变化量数据ΔD相对于前次计算的变化量数据的符号发生变化时,判断发生油烟浓度数据跳变;基于读取的油烟浓度数据D和跳变情况进行油烟浓度数据进行加权计算,进而获取油烟浓度值Dc。本发明还涉及应用该方法的吸油烟机。该油烟检测方法能够基于油烟颗粒的大小,对油烟浓度进行加权计算,进而能够更科学反应其危害程度。相应应用该方法的油烟机的油烟浓度检测更加科学化、更加精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检测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应用该方法的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根据油烟浓度调节风机转速是吸油烟机的基本工作方法。由于油烟检测存在严重的油污问题,因此对油烟浓度的检测大部分采用的是非接触式的光信号检测方案。如授权公告号为CN110617535B(申请号为201910912619.2)的中国发明专利《厨房装置》,其中采用的油烟检测组件即包括光发射装置和光接收装置,光发射装置用于向油烟风道发射光线,光接收装置用于接收光发射装置发射的光线并根据接收到的光线输出电信号。在油烟风道内油烟颗粒的浓度的发送变化时,可引起光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光强的改变,进而实现油烟浓度的检测。但是这种检测方案会受到油烟颗粒大小的影响,即这种方案对含水较多的大颗粒油烟检测准确度比较高,但对于含水量较少的纯油烟颗粒,由于颗粒的粒径过小,其检测效果较差。例如热油过程中,油烟颗粒较小,即使很大的油烟,光信号的强度变化依旧很小,但此时的油烟味道更加强烈,对人体健康伤害也更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基于油烟颗粒的大小,对油烟浓度进行加权计算,进而能够更科学反应其危害程度的油烟检测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油烟浓度检测更加科学化、更加精准的吸油烟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烟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实时获取油烟检测装置的油烟浓度数据D;
计算当前油烟浓度数据D相对于上一采样时刻的油烟浓度数据D0的变化量数据ΔD=D-D0;
如果|ΔD|大于设定的变化量阈值ΔD0,ΔD0>0,并且当前变化量数据ΔD相对于前次计算的变化量数据的符号发生变化时,判断发生油烟浓度数据跳变;
基于读取的油烟浓度数据D和跳变情况进行油烟浓度数据进行加权计算,进而获取油烟浓度值Dc。
作为改进,对距离当前时刻T时间范围内的跳变次数进行累加计算,T为设定的时间阈值,进而获取T范围内的跳变次数数据sum;
进行油烟浓度检测值计算时,根据基于读取的油烟浓度数据D和跳变次数数据sum进行油烟浓度数据进行加权计算。
方便计算地,根据预设的跳变次数与油烟浓度影响量的关系,计算当前跳变次数数据sum对应的油烟浓度影响量A;
计算油烟浓度值Dc=k*D+(1-k)*A,其中k为加权系数,0<k≤1,并且D越大,k越大。
可选择地,预设最小油烟浓度阈值Dmin和最大油烟浓度阈值Dmax;预设Dmin对应的第一加权系数阈值k1,预设Dmax对应的第二加权系数阈值k2;0<k1≤k≤k2≤1;
将油烟浓度区间[Dmin,Dmax]分割为多个连续的分油烟浓度区间,对各分油烟浓度区间预设对应的加权系数ki;
当D<Dmin时,k=k1;
当D>Dmax时,k=k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12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共烟道风机系统及工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烟灶联动方法及烟灶联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