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以对餐盘进行固定的餐厅用智能送餐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0939.8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03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胡秀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鹿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以 进行 固定 餐厅 智能 机器人 | ||
本发明涉及智能技术相关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以对餐盘进行固定的餐厅用智能送餐机器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中枢;通过光敏电阻可以对餐盘的放置情况进行智能监测,同时通过转轴转动带动转轮转动,在定位轮的作用下,转轮转动带动齿条移动,齿条移动带动齿轮一转动,齿轮一转动带动抬杆转动,抬杆转动的过程中会向下移动不再对气囊进行挤压,在弹簧一回弹力以及气囊自身回复力的作用下,气孔处会产生较大的吸力,从而可以将餐盘稳定吸附固定在圆管的顶部,避免了送餐过程中由于餐盘缺乏固定导致餐盘掉落的情况发生,大大提高了餐盘在送餐过程中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实际使用情况的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技术相关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以对餐盘进行固定的餐厅用智能送餐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技术是为了有效地达到某种预期的目的,利用知识所采用的各种方法和手段。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技术的应用也愈发广泛,其中也包括了餐厅用的智能送餐机器人。现有的送餐机器人在进行送餐的过程中,餐盘直接放置在放置板上,在送餐的过程中,由于晃动或是其他原因可能会使得放置板上沾染有油污,这样就导致了当机器人移动速度较快或是停下时餐盘可能会在放置板上发生滑动,从而就可能会出现餐盘从放置板上掉落的情况发生,此外,送餐机器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还可能会与行人或是其他的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并且机器人与行人或是其他物体之间发生碰撞后还会继续移动,从而不仅会对行人的身体健康安全带来威胁,还会对其他物体或是对机器人本身造成损坏,使得送餐机器人在工作过程中的安全性较差。
所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可以对餐盘进行固定的餐厅用智能送餐机器人来解决。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对餐盘进行固定的餐厅用智能送餐机器人,具备能够在送餐的过程中对餐盘进行稳定固定以及可以在送餐过程中避免机器人与行人之间发生剧烈碰撞的优点,解决了送餐过程中餐盘缺乏固定导致稳定性较差以及机器人送餐过程中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容易造成较大损失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在送餐的过程中对餐盘进行稳定固定以及可以在送餐过程中避免机器人与行人之间发生剧烈碰撞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以对餐盘进行固定的餐厅用智能送餐机器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控制中枢,本体的内部活动连接有固定机构,固定机构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餐盘。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推动组件、压板、弹簧一、气囊、气孔、圆管、软胶圈、光敏电阻,本体的内侧面活动连接有推动组件,本体的内侧面滑动连接有压板,本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气囊,气囊的外侧面开设有气孔,气囊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弹簧一,本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管,圆管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软胶圈,可以通过软胶圈的变形来对餐盘与圆管的内壁之间的空隙部分进行填充,使得餐盘放置在圆管上后,圆管内部腔体的密封性更好,能够方便对餐盘进行固定,本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光敏电阻,可以对餐盘的放置情况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在餐盘放置后自动对其进行固定,光敏电阻与控制中枢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转轴、转轮、齿条、齿轮一、定位轮、抬杆,本体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转轴,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与转轴固定连接,本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外部电源,电机与外部电源电连接,外部电源与控制中枢电连接,转轴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转轮,转轮的外侧面转动连接有齿条,齿条的外侧面啮合有齿轮一,齿轮一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有抬杆,本体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有定位轮,定位轮与齿条的外侧面滑动连接,齿轮一与本体的内侧面转动连接,抬杆与压板的外侧面活动连接,本体的内侧面固定连接有触杆,触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触杆分别分布在本体内侧面的上下两端,可以对抬杆的上移或是下移位置进行控制,触杆的位置、规格均与抬杆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鹿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鹿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09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