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20774.4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0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韦前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韦前敏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3F3/04;E03B3/02;E03F5/10;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态 修复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机构,且外框的顶部与收集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外框的左端均匀开设有生长槽,所述生长槽的内部设置有限制杆,且生长槽的内壁与限制杆的两端活动连接,生长槽的两端对称开设有排流槽,所述排流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回收机构,且排流槽的内壁与回收机构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外框的背面对称设置有连接环,且外框的内壁与连接环的左端固定连接,外框背面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稳固槽,所述稳固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机构,且稳固槽的内壁与限位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开孔,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修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严重的国家,超过1/3的国土面积水土资源遭到破坏,特别是随着我国各地基础建设高速、持续发展,修公路、建铁路、采石、开矿、搞水利电力工程等破坏原有生态,形成大量裸露坡面工程创伤,需要进行生态治理、重建或生态恢复,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边坡生态修复是集岩土工程学、植物学、土壤学、肥料学、高分子化学和环境生态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学科,是传统边坡防护和生态恢复相结合的防护结构体系。随着国际环境保护和建设意识的增强以及相关技术研发资金的不断投入,该项技术日渐得到更新和完善,包括种子包衣、施工工艺、生物有机肥、优质种源的选育以及环保基质材料选用等,但是目前边坡修复仍然面临着雨水极易冲刷坡体表面的泥土易造成泥土流失,且对于边坡修复开始时一些自然灾害侵袭下边坡修复工作难以开展,先提出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结构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边坡生态修复结构,包括外框;所述外框的顶部设置有收集机构,且外框的顶部与收集机构的底部活动连接,外框的左端均匀开设有生长槽,所述生长槽的内部设置有限制杆,且生长槽的内壁与限制杆的两端活动连接,生长槽的两端对称开设有排流槽,所述排流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回收机构,且排流槽的内壁与回收机构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框的背面对称设置有连接环,且外框的内壁与连接环的左端固定连接,外框背面的两端对称开设有稳固槽,所述稳固槽的内部均匀设置有限位机构,且稳固槽的内壁与限位机构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的正下方设置有开孔。
优选地,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部设置有承力杆,且连接杆的底部与承力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承力杆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活动环,且承力杆的外表面与活动环的内壁相接触,所述活动环的两端对称设置有阻挡杆,且活动环的左端与阻挡杆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承力杆的内部设置有安装杆,且承力杆的内壁与安装杆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杆的外表面均匀设置有连接环,且安装杆的外表面与连接环的内壁相接触,所述连接环的背面设置有连接弹簧,且连接环的背面与连接弹簧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弹簧的右端与活动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正面对称设置有固定杆,且连接环的正面与固定杆的背面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的正面与承力杆的内壁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限制杆包括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右端设置有活动柱,且连接块的右端与活动柱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右端设置有承力柱,且活动柱的右端与承力柱的左端活动连接,所述活动柱的内部设置有挤压弹簧,所述挤压弹簧的左端与活动柱的右端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部均匀设置有回流板,且顶板的底部与回流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回流板的底部设置有密封环,且回流板的底部与密封环的顶部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韦前敏,未经韦前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0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