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子、表达其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20458.7 | 申请日: | 2017-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21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体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67;C12N5/10;A61K35/17;A61P3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巩克栋 |
| 地址: | 518102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子 表达 细胞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分子、表达其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分子为嵌合的免疫抑制检查点受体分子,包含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胞内结构域,所述胞外结构域和跨膜结构域为免疫抑制检查点受体分子的相应结构域或基于该结构域进行基因改造后的结构域,所述胞内结构域包括至少一个免疫激活信号结构域。利用所述嵌合的免疫抑制检查点受体分子制备的细胞具有强肿瘤杀伤作用,且可解除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增强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作用;并且,该转化的细胞有自调节功能,可缓解过度的非特异免疫效应和细胞因子风暴等副作用。
本申请是名称为:一种分子、表达其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申请号为201780000466.3的发明专利的分案申请,母案申请日为2017年06月16日。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的细胞免疫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子、表达其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尤其涉及一种嵌合的免疫抑制检查点受体分子、编码其的核酸、含有该核酸的构建体、表达载体和转化的细胞以及相关制药用途。
背景技术
目前,免疫疗法已然成为人类对抗癌症新的希望,而CAR-T治疗血液肿瘤特别是B-ALL白血病的临床试验结果,使其成为了近年来最备受瞩目的肿瘤免疫疗法之一。然而,靶向实体瘤的CAR T免疫治疗研究仍然面对巨大的考验:如何突破实体瘤组织壁垒、如何抵抗肿瘤组织内的免疫抑制、免疫细胞如何在缺氧微环境中竞争生存等。
肿瘤微环境可下调肿瘤抗原特异性的辅助/毒性杀伤细胞的数量和炎症因子的释放,上调免疫抑制细胞数量和抑制功能,如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和髓系来源的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将正常免疫系统颠覆为促进肿瘤自身生长的优势因素。
针对实体瘤免疫抑制的情况,科学家陆续研发出阻断抑制信号通路,下调肿瘤微环境中的抑制性细胞的方法,如特异性靶向PD-L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CTLA4(Cytotoxic T-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4)抗体或抑制剂,免疫激活因子等。
在现有技术中,将免疫抑制相关抗原CTLA-4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手段通常是构建CTLA-4抗体(Ipilimumab),或者使用CTLA-4的抑制剂或信号通路阻断剂。然而,CTLA-4抗体存在一定的限制性,即,抗体需要渗入肿瘤组织中才可发挥疗效,所以抗体的临床应用具有不确定性。据报道,共表达靶向肿瘤相关抗原CAR T和抑制性CAR T(胞外抗原为正常细胞抗原,胞内段为CTLA-4的抑制信号域),可防止CAR T脱靶现象的发生(脱靶现象:CAR T细胞识别杀伤正常细胞)。
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报道了共表达双抗体PD-1(Programmed Death 1)和CD19/Mesothelin/PSCA的CAR T,这虽然扩大了靶点范围(表达PD-1或CD19/Mesothelin/PSCA或同时表达两者的肿瘤细胞),但是忽略了盲目增加细胞杀伤作用所引起的副作用:细胞因子风暴、脱靶现象(正常细胞也表达两个抗原或之一,导致CAR T杀伤正常细胞,引起正常细胞缺失的机体功能缺陷)。
因此,提供一种具有较强的肿瘤杀伤作用、还能够缓解非特异免疫效应和细胞因子风暴等副作用CAR T细胞,对于本领域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子、表达其的细胞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具体包括嵌合的免疫抑制检查点受体分子、编码其的核酸,含有该核酸的构建体、表达载体和转化的细胞,以及它们的制药用途。本发明的表达所述嵌合的免疫抑制检查点受体分子的转化的细胞可营造一种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具有增强的肿瘤杀伤作用;并且,该转化的细胞有自调节功能,可缓解过度的非特异免疫效应和细胞因子风暴等副作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体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体内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20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