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斛黄精膨化片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9929.2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6901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任启飞;周子岚;韩见宇;马菁华;刘芳;欧明烛;陈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园林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植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K36/8984;A61K9/20;A61P39/06;A61P39/00;A61P1/14;A23L33/00;A61K31/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张国栋 |
地址: | 550004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斛 黄精 膨化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斛黄精膨化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采挖回来的黄精除去泥沙和根须,清洗干净并沥干水分;(2)蒸笼蒸制,再放入浸润液中焖制,后取出晾至外干内润,切片;(3)多次循环烘制,成型;(4)脱毛,切片;(5)多次间隔式沥水,后用薄膜将容器封闭发酵;(6)粉碎处理得到黄精细粉,并将其过筛;(7)烘干,添加配料,搅拌均匀,进行制粒、压片、干燥、灭菌,即得黄精精片。本发明采用蒸、润、焖的方式消除生黄精的刺激性,同时最大程度保留其营养成分,制成的黄精精片易被机体代谢吸收,具有强身健体、固本生津、滋阴补虚等功效,且口感佳,制作成本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精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斛黄精膨化片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为黄精属植物,根茎横走,圆柱状,结节膨大。按根茎形状不同,黄精又习称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是一种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的中药材。人们常用黄精来泡制食用,但黄精口感麻涩,不能直接食用,必须经过特殊的制备才能作为黄精补品食用,
食用黄精除了要利用黄精的药物有效成份外,还要考虑食用黄精的色泽、质地和口感。由于市场收购的黄精它熟透度不一,平均80%,加工出来的黄精片以白色为主,麻涩味重,口感很差,卷曲率为70%,只能作为药材黄精片出售。
药农为了泡制食用黄精,采取的是九蒸九晒的泡制方法,不但工艺相当复杂,能耗大,费时费工,生产成本高,而且质量无法得到保证,泡制出来的黄精色泽黄中带黑,个头干瘪,质地硬软不一,因反复蒸制造成多糖等有效成份流失,口感欠佳,更大的问题是不能进行大批量的工业化生产。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石斛黄精膨化片的制作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一种石斛黄精膨化片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采挖回来的黄精除去泥沙和根须,进行清洗干净,清理完成后,沥干水分,黄精采用三年生以上的块茎去皮带去须根,药效高、纤维含量高,清洗干净;
步骤二:将沥干水分后的黄精,在蒸笼蒸制5~8小时,再放入浸润液中焖制5~8小时,后取出晾至外干内润,切片,待用;
步骤三:将待用的黄精进行多次循环烘制,成型,循环烘制温度分别控制在100~120℃、60~80℃、40~65℃和40~60℃,所述烘制的优选时间为5小时;
步骤四:将烘制后的黄精进行脱毛后,切片;
步骤五:将脱毛后的黄精切片进行沥水发酵,进行间隔式多次沥水,然后用薄膜将容器封闭发酵,时间7~12小时;
步骤六:发酵后的黄精切片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得到黄精细粉,将粉碎后的黄精细粉进行过筛;
步骤七:过筛后的黄精细粉进行烘干处理,将烘干后的黄精细粉添加配料,搅拌均匀,进行制粒、压片、干燥、灭菌,即得黄精精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中,用切片机切成厚度约1.4~3mm斜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将黄精切片多次循环前,置于~15±3℃预冻8~10小时,然后置于真空冷冻干燥机中干燥10~12小时。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沥水发酵将洗涤后的黄精放入竹筐中,每3小时淋一次水,淋5~6次后用薄膜将竹筐全封闭发酵,时间8~10小时,过滤采用0.15~0.3μm滤膜进行过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六中,粉碎后的黄精细粉通过300目的筛网进行筛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园林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植物研究所),未经贵州省植物园(贵州省园林科学研究所、贵州省植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99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