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9784.6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031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高然;朱文乐;周磊;刘益凡;景若寅;李安桂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13/08 | 分类号: | F24F13/08;F24F13/20;F24F11/74 |
代理公司: | 西安恒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6 | 代理人: | 孙雅静;杜薇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调 送风 调节 装置 | ||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包括罩设在空调出风口的壳体,壳体是由多个板体构成的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且壳体靠近空调一侧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壳体内腔连通;壳体包括外板,外板上设有第一出风口。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整体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根据半天/黑夜人员长时间保持姿态(坐姿/睡姿)的不同,实现对人员坐姿/睡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坐姿/睡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坐姿/睡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送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经济和供电能力的发展,在过去的10年里,空调已经成为一种流行的舒适性设备,在住宅、学校、写字楼和商业建筑中广泛应用。空调虽然能给人带来凉爽,但是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能耗问题,病态建筑综合症(SBS)、吹风感问题等。其中吹风感可能会导致打喷嚏、感冒、头痛、头晕,降低人员的工作效率。可能会进一步引发呼吸道疾病、痛风、关节疼痛等疾病,甚至会缩短人们的预期寿命。用价格低廉、结构简单的装置对挂式式空调的气流组织进行优化,减少人体吹风感,提高人体的舒适性,能够惠及众多人口,因此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们在室内的活动状态有坐、卧等多种姿态,需要能满足多目标的气流组织形式,如何针对挂式空调进行气流组织的多目标送风问题仍然是需要开展的工作。针对气流组织的研究中,风口的形式对覆盖工作区的范围有很大的差异,现有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商业办公大楼等大空间的空调系统中相应的风口形式进行研究,但对于家用空调器,从风口本身的形式、出风口的角度都与之不同。如何优化家用空调机的风口形式的问题仍然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和送风装置,通过对部件结构的合理设置,整体在不改变空调出风口结构和空调内部风机结构等情况下,根据半天/黑夜人员长时间保持姿态(坐姿/睡姿)的不同,实现对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全覆盖送风,提高了送风的可及性,使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风速、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同时还大大减少了人体吹风感,实现了人员坐姿活动区域/人员睡姿活动区域的热舒适,最大与最小风速差不大于0.3m/s,头脚温差均小于3℃。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挂式空调送风调节装置,装置包括罩设在空调出风口的壳体,壳体是由多个板体构成的内部中空的腔体结构,壳体靠近空调一侧留有与空调结构相匹配的进风口,进风口与壳体内腔连通;壳体包括外板,外板与空调等长,且外板顶边与空调顶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外板底边与空调出风口所在的空调垂直面共面,外板自上而下依次包括直板段和弧板段,直板段垂直于水平送风方向,弧板段自上而下逐渐靠近空调出风口水平面的垂直方向;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上的第一出风口,第一出风口底边与直板段底边重合,第一出风口顶边位于弧板段并与弧板段顶边平行,第一出风口任一侧边到相邻外板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
优选的,壳体还包括与外板底边连接的底板,底板平行于水平面且底板与空调等长等宽;底板上设有第八挡板,第八挡板与底板等宽、且第八挡板与第一出风口等长,第八挡板任一侧边到相邻底板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第一出风口位于弧板段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均与弧板段等高、且第二挡板与第三挡板等长;第一出风口位于直板段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均与第二挡板等长,且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分别与第二挡板和第三挡板共边连接;位于第一出风口上方的直板段上还设有第七挡板,第七挡板与第一出风口等长、且第七挡板与第一出风口共边连接,第七挡板任一侧边到相邻直板段侧边的垂直距离相等;装置还包括设在外板和底板上的第二出风口,第二出风口是由第八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第五挡板和第六挡板拆除且将第七挡板安装后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97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性能复合板切割机及高效切割方法
- 下一篇:交易处理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