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踝关节扭伤的保护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9252.2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84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代宇驰;徐源;曾小燕;张利祥;蔡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3B71/12 | 分类号: | A63B71/1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徐传智 |
地址: | 400038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踝关节 扭伤 保护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踝关节扭伤的保护器,包括具有左、右侧竖立护板和连接底板的护踝本体,所述护踝本体采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板一体制作成形,所述左、右侧竖立护板和连接底板之间形成的U形空间供足跟插入,所述左、右侧竖立护板上端的前部高于距骨前关节面,后部高于距骨后关节面,所述竖立护板上端的前部、后部之间设有向下延伸的避让内踝或外踝的让位口,所述左、右侧的竖立护板的内壁均设有一层软垫。本踝关节防扭伤装置,可用于对踝关节扭伤的预防,初次踝关节扭伤患者的伤后防护和反复踝关节扭伤患者的症状控制,对进行高强度运动、体力工作,尤其是涉及山地复杂地形、地面条件湿滑等情况产生强效的防护,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止踝关节扭伤的保护器。
背景技术
踝关节扭伤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在关节及韧带损伤中是发病率最高的疾病。踝关节是人体距离地面最近的负重关节,是全身负重最多的关节,踝关节周围的韧带损伤都属于踝关节扭伤的范畴。踝关节扭伤可能导致的损伤包括外踝的距腓前韧带跟腓韧带,内踝三角韧带,下胫腓横韧带等。踝关节的稳定性对于日常的体育活动和野外训练的正常进行起重要的作用。 解剖上,踝关节由胫骨腓骨远端和距骨构成。由内外踝和胫骨后缘构成踝穴,距骨上面的鞍型关节面位于踝穴中。距骨的鞍型关节面前宽后窄,背伸时较宽处进入踝穴,跖屈时较窄部进入踝穴,所以踝关节在跖屈位稍松动,其解剖和生理特点决定踝关节在跖屈时比较容易发生内翻外翻扭伤。又因为踝关节外踝腓骨较长踝穴较深而内踝胫骨较短踝穴较浅,故踝关节更易发生内翻扭伤,外踝韧带包括距腓前韧带及跟腓韧带的损伤更常见。踝关节外翻扭伤虽不易发生,一旦出现却很严重。如发生断裂一般都会引起踝关节不稳,且多同时合并其他韧带损伤和骨折。
在进行高强度运动、体力工作,尤其是涉及复杂地形、地面条件湿滑等情况时,容易出现踝关节异常的活动,以内外翻或结合过度旋转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导致踝关节骨折和多发骨折、韧带与肌腱损伤等,活动者年龄较大、体重较大、活动方式不当等均可能成为提高风险的原因。尽管临床上利用朗格汉斯分型进行具体的骨折判断,并认为旋后外旋型为主要的受伤形式,但实际上踝关节扭伤绝大多数并不造成骨折,以内外翻为主要表现的扭伤形式广泛存在与生活环境中,尤以异常的内翻活动常见,与外踝部分的韧带分布和强度有关。
初次扭伤患者症状往往比较严重,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在扭伤时会有踝关节脱位感,踝关节轻度内翻,于踝关节外侧韧带走形处可出现明显的压痛点。对于反复扭伤患者而言,由于软组织损伤甚至断裂,可能导致踝关节不稳,长期不处理可能导致踝关节骨关节炎,发生长期疼痛、活动受限甚至是踝关节僵硬等,对生活质量、自理能力和工作能力等都造成较大的影响。
现有的护踝通常是织物材料制作的弹力护踝套,它是通过材料的弹性来压紧踝部肌肉起到保护脚踝的作用,但是由于织物材料的强度不够,在日常生活中,仅能有效控制在诸如平地等较好情况下的轻微防护和症状控制,在进行高强度运动、体力工作,尤其是涉及山地复杂地形、地面条件湿滑等情况时,难以有效防止冲击较强的扭伤,更难控制已经扭伤后的症状,以抵挡二次损伤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止踝关节扭伤的保护器,其用于放置在鞋内,对使用者的踝关节进行保护,防止踝关节扭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止踝关节扭伤的保护器,包括具有左、右侧竖立护板和连接底板的护踝本体,所述护踝本体采用金属或高分子材料板一体制作成形,所述左、右侧竖立护板和连接底板之间形成的U形空间供足跟插入,使左、右侧竖立护板分别位于足踝的内、外侧,所述左、右侧竖立护板上端的前部高于距骨前关节面,后部高于距骨后关节面,所述竖立护板上端的前部、后部之间设有向下延伸的避让内踝或外踝的让位口,所述让位口的形状从口端开口宽度大于内踝或外踝逐渐缩小至口底,所述竖立护板上端前部、后部的端角处为圆弧边过渡,所述左、右侧竖立护板的横截面均呈弧形弯曲,两弧形的内弧面相向,所述左、右侧的竖立护板的腰部宽度小于上下端的宽度,使竖立护板上端的前部、后部形成弹性变形部,所述左、右侧的竖立护板的内壁均设有一层软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92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