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伴生资源协同开采智能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8111.9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236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通;于祥;马衍坤;李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18 | 分类号: | E21C41/18;E21C41/22;E21C41/24;E21F17/00;E21F17/18;G09B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0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伴生 资源 协同 开采 智能 实验 装置 | ||
1.一种共伴生资源协同开采智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伴生资源协同开采智能实验装置包括:
信号传导机构,包括集中控制器、信号器、信号接收器、电源、电源线、信号发射器、信号感知阀;保压机构,包括围压油腔、轴压油腔、围压泵、轴压泵、围压分液箱、轴压分液箱、综合分压管、液压传输管;给料机构,包括监测分析仪、温控仪、溶液传送管、渗流泵、混料输送管、综合分液器、骨料腔、液腔、油腔、气腔、混合腔、分析净化器;反应机构,包括铀矿腔体、煤层腔体、油气腔体、核磁体、温液压感知器、剪切垫片,所述信号器置于集中控制器内,所述信号接收器置于所述轴压泵、围压泵、温控仪、渗流泵和综合分液器内部,所述信号发射器置于所述温液压感知器、核磁体和监测分析仪内部,所述信号感知阀置于所述围压油腔、轴压油腔、骨料腔、液腔、油腔、气腔和混合腔底部,所述围压油腔、轴压油腔分别与所述围压泵、轴压泵通过所述液压传输管直接连接,所述围压分液箱两端分别与围压泵、综合分压管连接,所述轴压分液箱两端分别与轴压泵、综合分压管连接,所述监测分析仪其一端与所述温控仪连接,所述渗流泵一端与温控仪连接,另一端通过所述混料输送管与所述混合腔连接,所述综合分液器前端通过所述混料输送管与混合腔连接,其后端通过混料输送管分别与所述骨料腔、液腔、油腔和气腔连接,所述分析净化器连接于油气腔体的出口端,所述铀矿腔体、煤层腔体与油气腔体三者之间通过所述溶液传送管串联连接,其一端与所述综合分压管直接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监测分析仪直接连接,并在其腔体外侧包裹有所述核磁体,腔体内部设置有所述剪切垫片,所述核磁体上安装有所述信号发射器,所述温液压感知器安装于铀矿腔体、煤层腔体和油气腔体的侧壁上,每个腔体分别在前、中、后三个位置各布置一个温液压感知器,并外接有所述信号发射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伴生资源协同开采智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分压管为分压装置,其前侧与所述围压分液箱和轴压分液箱直接连接,其后侧直接与所述铀矿腔体、煤层腔体和油气腔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伴生资源协同开采智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液压感知器安装于铀矿腔体、煤层腔体和油气腔体的侧壁上,每个腔体分别在前、中、后三个位置各布置一个温液压感知器,并外接有所述信号发射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伴生资源协同开采智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分析仪其前端与所述铀矿腔体、煤层腔体和油气腔体连接,后端与所述温控仪直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伴生资源协同开采智能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综合分液器前端通过所述混料输送管与混合腔连接,后端通过输送管路分别与所述骨料腔、液腔、油腔和气腔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811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