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配备盘管无压蓄冷水箱的风冷机组蓄冷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18056.3 | 申请日: | 202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3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林;梁永辉;刘昌海;郭亚宾;李瑞鑫;朱佳音;程力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1/89;F25D17/02;F28D2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棘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0 | 代理人: | 谢静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配备 盘管无压蓄冷 水箱 风冷 机组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配备盘管无压蓄冷水箱的风冷机组蓄冷系统。包括主管路、第一、第二、第三管路,旁通支路,主管路上设置有相变蓄冷水箱、释冷水泵和第一电磁阀,相变蓄冷水箱包括低温冷水口和高温冷水口,低温冷水口和高温冷水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主管路上设置有调节流量的第一调节阀;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风机盘管、第二电磁阀和第二调节阀;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风机盘管、第三电磁阀和第三调节阀。本发明的蓄冷系统结构比较简单,但是其使用时可以实现多种控制方式、多种调节方式,从而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使用灵活多变,适应性强,功能多,可调节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备盘管无压蓄冷水箱的风冷机组蓄冷系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电力不能储存,必须随发、随供、随用,因目前电网存在较大的峰谷负荷差,导致了白天用电高峰时产生了缺口,夜间部分电力又白白浪费。然而,虽然电是不能储存的,但是可以用电使介质形态变化,储存能量,通过能量的转换起到间接“储存”电能的作用。电能可以通过冰蓄冷、水蓄冷、水蓄热等实现电能与其他能量的转换。以冰蓄冷的应用为例,冰蓄冷空调就是充分利用夜间电网多余的谷段电力使制冷机制冷,并以冰的形式储存,在白天用电高峰时将冰熔化提供空调用冷。
相变蓄冷技术也是一种有效的削峰填谷技术手段,一些相变材料的水溶液在一定的温度下凝固,通过液固相变把冷量存储起来,在电力负荷低谷时,空调制冷机制冷,通过相变材料将多余冷量存储,然后在电力负荷峰值时释放,满足系统正常运行需要。可以起到削峰填谷,节约能源的效果。
但是传统的蓄冷系统需在原有系统上加装一套冷水机组,用以相变水箱蓄冷,造成了系统改造费用较高、改造困难等问题。而且系统大多比较复杂但功能单一,可调节性、可控制性差,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多的多样化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配备盘管无压蓄冷水箱的风冷机组蓄冷系统,用以解决现有蓄冷系统结构复杂、功能单一、可调节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配备盘管无压蓄冷水箱的风冷机组蓄冷系统包括:
主管路,主管路上设置有相变蓄冷水箱、释冷水泵和第一电磁阀,相变蓄冷水箱包括低温冷水口和高温冷水口,低温冷水口和高温冷水口处分别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主管路上设置有调节流量的第一调节阀;
第一管路,两端分别与主管路两端连接以构成回路,第一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风机盘管、第二电磁阀和第二调节阀;
第二管路,与第一管路并联设置,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风机盘管、第三电磁阀和第三调节阀;
第三管路,与第一、第二管路并联设置,第三管路上设置有风冷机组和循环水泵,第三管路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四电磁阀和第五电磁阀;
旁通支路,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一侧,另一端连接在释冷水泵一侧,旁通支路构成第一电磁阀和释冷水泵所在的一段管路的并联管路,旁通支路上设置有第六电磁阀;
在电力负荷低谷蓄冷时,打开循环水泵、风冷机组、第四电磁阀、第五电磁阀和第六电磁阀,关闭第一、第二、第三电磁阀,当第一、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差小于0.5℃时结束蓄冷;在蓄冷状态的基础上打开第二、第三电磁阀可实现蓄冷和释冷同时进行;
在电力负荷高峰释冷时,打开第一、第二、第三电磁阀,打开释冷水泵和第一、第二风机盘管,关闭第四、第五、第六电磁阀以及循环水泵、风冷机组,当第一、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差小于0.5℃时结束释冷。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相变蓄冷水箱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箱体内的铜波纹盘管,铜波纹盘管的两端从箱体内伸出以分别构成所述低温冷水口和高温冷水口,箱体内壁与盘管外壁之间充填有蓄冷剂。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低温冷水口的位置低于高温冷水口。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改进如下,箱体具有保温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805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