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断面受力的离散方钢管管排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17932.0 | 申请日: | 2021-06-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0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中杰;吴航;刘书;吕培林;殷文涛;卢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14 | 分类号: | E21D11/14;E21D11/10;E21D11/3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刘峰 | 
| 地址: | 20001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断面 离散 钢管 支护 结构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全断面受力的离散方钢管管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角管(1)、多个方钢管(2)、多根预应力束,以及用于填充于所述角管和所述方钢管的高强度混凝土;多个所述角管(1)和多个所述方钢管(2)围成横截面成凸多边形的管状结构;
所述管状结构的内壁设有一层后浇防水混凝土层(3);
每一所述角管(1)均设置于所述管状结构的横截面的转角位置;每一所述角管(1)与相邻的所述方钢管(2)之间均通过接触面两侧边缘位置的连接锁扣(4)进行连接;
多个所述方钢管(2)分别对应所述管状结构的横截面的各条直边设置;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方钢管(2)之间均通过接触面两侧边缘位置的所述连接锁扣(4)进行连接;
对应所述管状结构的横截面的每一条直边的多个所述方钢管(2),以及相应的两个所述角管(1)内均采用后张法在相应的所述角管(1)与相应的所述方钢管(2)横截面中心处设置钢绞线(5)作为预应力束;
每一所述钢绞线(5)的两端均分别锚固于相应的两个所述角管(1)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断面受力的离散方钢管管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连接锁扣(4)包括互相匹配的锁扣雄头(6)和锁扣雌头(7);
每一所述锁扣雌头(7)均为横截面成“凹”字形的条状结构;每一所述锁扣雌头(7)均设置于相应的所述角管(1)或者相应所述方钢管(2)与相邻的另一所述方钢管(2)连接的所述接触面两侧的边缘位置,并沿所述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凹”字形的开口方向朝向所述管状结构的外侧或者内侧;
每一所述锁扣雄头(6)均为与相应的所述锁扣雌头(7)的所述“凹”字形的内腔相匹配的条状结构;每一所述锁扣雄头(6)均设置于相应的所述角管(1)或者相应所述方钢管(2)与相邻的另一所述方钢管(2)连接的所述接触面两侧的边缘位置,并沿所述管状结构的长度方向延伸;每一所述锁扣雄头(6)在横截面上的投影均指向相应的所述锁扣雌头(7)的所述“凹”字形的内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断面受力的离散方钢管管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锁扣雌头(7)与相应的所述角管(1)或者相应所述方钢管(2)之间均设有若干雌头抗剪肋板(8)进行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断面受力的离散方钢管管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角管(1)与相邻的所述方钢管(2)之间的两个接触面上,或者每两个相邻的所述方钢管(2)之间的两个接触面上对应相应的所述钢绞线(5)均设有开孔(9);
每一所述角管(1)内对应每一所述开孔(9)的位置均为后张锚固端(11),均设有锚固装置;
每一所述方钢管(2)内的两个所述接触面的每一对所述开孔(9)之间均设有用于穿设相应的所述钢绞线(5)的波纹管(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断面受力的离散方钢管管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后张锚固端(11)设置的所述锚固装置均包括夹片锚具和钢垫板。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全断面受力的离散方钢管管排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角管(1)设有所述开孔(9)的所述接触面朝向相邻的所述方钢管(2)的面均设有螺旋加强筋(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79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