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储能参数选择与容量分解的电网区块链架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7928.4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5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沐易;王海鑫;杨俊友;李云路;崔嘉;冯佳威;马一鸣;纪慧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27 | 分类号: | G06F16/27;G06F21/64;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沈阳智龙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115 | 代理人: | 宋铁军 |
地址: | 110870 辽宁省沈阳***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参数 选择 容量 分解 电网 区块 架构 方法 | ||
1.基于储能参数选择与容量分解的电网区块链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如下:
步骤1,储能节点用户信息的参数录入;通过建立区块链架构,提供用户注册界面,储能节点用户在界面录入自己的个人信息,然后导入到系统的数据处理模块中,形成初始用户信息数据库;
步骤2,在储能节点用户信息录入后,为确保储能节点用户信息的安全以及用户信息存储结构的一致性,区块链架构增加计算机数据转化和数据验证模块,通过对录入的储能节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形成每个用户的私钥和公钥,并转化成一个16进制的计算机地址符,形成储能节点用户信息;通过区块链架构对储能节点用户信息以及私钥和公钥的“双钥”所有权验证,完成储能节点用户信息的入网任务;
步骤3,机组响应需求的交互方式;区块链架构通过将储能节点用户的参数导入三层容量证明POC过程中,来响应电网供应端与负荷端的双向需求,区块链架构通过储能节点用户输入的三种参数:机组最大响应容量U、机组日最大响应频率F和机组最迟响应时间T,形成对应三种约束方式,生成分配给储能节点用户对应的容量证明POC过程中用到的存储额度,再导入POC过程中;选择出贴合相应实际需求的参选节点;
步骤4,对区块链架构储能与电网交互流程进行分解与细化,建立储能与电网交互监控模块;设定区块链架构储能与电网交互按以下逻辑进行分化:根据储能与电网的交互过程,将交互过程区块链架构生成的区块分为需求信息公示区块、储能与电网交互执行区块以及储能与电网交互结束区块;区块链架构根据上述逻辑定义每个所述区块的不同地址头,储能用户节点根据地址头在上述区块中写入与地址头相对应的可以表示当前储能用户节点状态的信息;储能与电网交互模块读取、增加约束、监控整个过程,最后广播上述区块包含的所有信息,其只有添加和广播信息权,没有修改权;
步骤5,对储能节点对应的储能机组进行容量分解;通过步骤4中对储能与电网交互的监控,在储能与电网交互执行过程中、储能与电网交互结束的区块之间,区块链架构抓取储能节点的储能机组实际执行容量需求响应过程中的状态,建立容量分解,通过检测用户充放电状态、需求空间对应的容量占用,约束节点只用剩余的空间进行参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储能参数选择与容量分解的电网区块链架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步骤1中储能节点用户信息的参数录入;通过储能节点录入自身的用户信息参数,区块链架构利用带有储能机组参数的数据整理并上链的方式实现储能机组信息的录入存储,并通过读取与存储储能机组参数的方法来适配地域分布式储能节点和响应电网实时需求的辅助服务机组,其方法如下:
搭建区块链架构,通过注册审核的模式初步防止恶意储能机组或区块链节点参与系统进程;区块链架构提供用户注册界面,储能节点用户在界面录入自己的个人信息,最后导入到区块链架构的数据处理模块中,形成初始用户信息数据库;针对电网对辅助服务的需求,规定储能节点用户输入以下参数:
用户帐号、个人密码以及自身的机组参数;
信息录入过程伪代码如下:
通过信息录入过程,可以将储能机组的参数转化为计算机数据,为后续交互过程提供数据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工业大学,未经沈阳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792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岩石断裂分类的声发射信号可视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电池外壳结构和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