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化学吸收CO2 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7183.1 | 申请日: | 2021-06-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3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王齐灏;吴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16C10/00 | 分类号: | G16C10/00;G16C20/70;G06F17/16;G06N3/04;B01D53/62;B01D53/78;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绎涵 |
地址: | 21110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化学 吸收 co base sub | ||
1.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滚动时域估计的化学吸收CO2捕集系统动态鲁棒软测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滚动时域估计器(1)、无迹卡尔曼滤波估计器(2)、BP神经网络简化模型(3)、化学吸收CO2捕集系统模型(4);所述BP神经网络简化模型(3)为化学吸收CO2捕集整体系统模型(4)核心参数之间的简化模型,并作为滚动时域估计器(1)的状态更新方程f(x);滚动时域估计器(1)对BP神经网络简化模型(3)的输出量为到达成本函数对状态量的假设值{xt0};滚动时域估计器(1)接受来自BP神经网络简化模型(3)的输出量{xt0+1},用于计算到达成本ΦT,通过最小化到达成本,得到下一时刻状态量的估计值无迹卡尔曼滤波估计器(2)根据对应时刻滚动时域估计器(1)状态量的估计值与误差协方差矩阵ΠT-N-1,来计算与更新滚动时域估计器(1)下一时刻的误差协方差矩阵ΠT-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学吸收CO2捕集整体系统模型(4)核心参数包括:当前时刻吸收塔进口贫液载荷、吸收塔出口净化气CO2浓度、吸收塔出口净化气温度、吸收塔出口富液温度、吸收塔进口贫液流量、吸收塔进口烟气CO2浓度、吸收塔进口烟气流量、再沸器温度与下一时刻吸收塔进口贫液载荷、吸收塔出口净化器CO2浓度、吸收塔出口净化气温度、吸收塔出口富液温度。
3.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和滚动时域估计的化学吸收CO2捕集系统动态鲁棒软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选取吸收塔进口贫液载荷与吸收塔出口净化气CO2浓度为待估计量,选取吸收塔出口净化气温度与吸收塔出口富液温度为测量量,选取吸收塔进口贫液流量、吸收塔进口烟气CO2浓度、吸收塔进口烟气流量和再沸器温度为输入量,设置初始值;
步骤(2)、设置滚动时域估计器(1)中时域窗口大小N、状态协方差Q、量测协方差R、状态误差协方差矩阵Π0和状态量约束值与无迹卡尔曼滤波估计器(2)中状态协方差Qu、量测协方差Ru、比例因子α、比例尺度参数k、x的先验分布因子β;
步骤(3)、假设BP神经网络简化模型(3)中的状态变量x含有高斯白噪声W(k),观测值y含有高斯白噪声V(k),构成系统非线性,如公式(1):
其中,xk表示k时刻吸收塔进口贫液载荷、吸收塔出口净化气CO2浓度、吸收塔出口净化气温度与吸收塔出口富液温度的向量;uk表示k时刻吸收塔进口贫液流量、吸收塔进口烟气CO2浓度、吸收塔进口烟气流量和再沸器温度的向量;wk与vk分别为k时刻的状态噪声和量测噪声;f(x,u)为BP神经网络简化模型(3);由于吸收塔出口净化气温度与吸收塔出口富液温度为可测量量,同时作为状态量,故L为斜对角为1的线性变换;
步骤(4)、当T≤N时,通过求解最小化全信息估计的目标函数Φ,如公式(2),得到滚动时域估计器(1)的当前时刻的状态估计值,Π0为状态误差协方差初始矩阵:
步骤(5)、当TN时,通过求解最小化近似估计的目标函数Φ,如公式(3),得到滚动时域估计器(1)的当前时刻的状态估计值:
步骤(6)、无迹卡尔曼滤波估计器(2)利用UT变换,由T-N-1时刻的状态估计值和误差协方差矩阵ΠT-N-1,在此过程中,记T-N-1时刻的状态估计值为T-N-1时刻的误差协方差矩阵ΠT-N-1为Pxp,采用对称取样方法,生成sigma点集{χi},如公式(4):
其中,n为状态维数,K=2n+1为sigma采样点的个数,Wi(i=0,1……K-1)为sigma点集的权值,Wim和Wic分别是其均值和协方差的权重;λ=α2(n+k)-n用于调节sigma点到的距离;
步骤(7)、计算BP神经网络简化模型(3)的sigma采样点的预测状态采样点如公式(5):
步骤(8)、根据预测状态采样点及其对应权值Wi计算预测状态均值和协方差Pk+1|k,如公式(6):
步骤(9)、根据预测状态采样点计算BP神经网络简化模型(3)的量测采样点,如公式(7):
步骤(10)、计算预测量测的均值和协方差,如公式(8):
Py为观测方差矩阵,Pxy是观测值和状态向量的协方差矩阵;
步骤(11)、计算和更新滚动时域估计器(1)的下一时刻的误差协方差矩阵ΠT-N,如公式(9):
步骤(12)、在之后的周期中反复执行步骤(5)至步骤(11),更新得到新的时刻的误差协方差矩阵后,利用滚动时域估计器(1)求解下一时刻的状态估计值。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比例因子α满足10-4≤α<1;比例尺度参数k取值为0;x的先验分布因子β对于高斯分布取值为2;状态维数n取值为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718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