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通量病毒检测装置及其在检测新冠病毒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6135.0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95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侯延进;李宁;陈成敏;王建梅;王建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2 | 分类号: | G01N33/52;G01N3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王磊 |
地址: | 250014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量 病毒 检测 装置 及其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通量病毒检测装置及其在检测新冠病毒中的应用,检测装置包括:病毒样本加样单元;试纸批量上料单元,设置试纸储槽,试纸储槽底部设置储存试纸出口,试纸储槽用于检测试纸的叠放;试纸收集缓冲单元,设置试纸收集槽,试纸收集槽底部设置收集试纸进口,试纸收集槽用于添加病毒样本后检测试纸的叠放;试纸转运单元,设置试纸夹具和运转动力部件,试纸夹具运输检测试纸的运动路径设置为先经过试纸储槽,再经过加样台,然后经过试纸收集槽;数据采集单元;结果检测运动单元,用于将试纸收集槽内的检测试纸输送至数据采集单元。本发明可以实现高通量新冠病毒的自动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病毒检测及分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高通量病毒检测装置及其在检测新冠病毒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COVID-19)是由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主要表现是发热、干咳、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结膜炎、肌痛和腹泻等症状。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随着疫情的蔓延,对全球公众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感染患者的体液样本,如痰液、鼻咽拭子、肺泡灌洗液等,是目前病毒检测的主要样本来源。但是发明人研究发现,由于病毒的高传染性和高致病性,必须由具有资质的专业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检测,在样品量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检测压力激增,不能及时对患者进行筛查、确诊;同时,现有检测方式和流程都需手动操作,一方面效率不高,另一方面增加了检测人员交叉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通量病毒检测装置及其在检测新冠病毒中的应用,本发明可以实现高通量新冠病毒的自动化检测,提高检测效率和避免交叉感染风险。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方面,一种高通量病毒检测装置,包括:
病毒样本加样单元,用于提取病毒样本并将提取的病毒样本输送至加样台上的检测试纸;
试纸批量上料单元,设置试纸储槽,试纸储槽底部设置储存试纸出口,所述试纸储槽用于检测试纸的叠放;
试纸收集缓冲单元,设置试纸收集槽,试纸收集槽底部设置收集试纸进口,所述试纸收集槽用于添加病毒样本后检测试纸的叠放;
试纸转运单元,设置试纸夹具和运转动力部件,运转动力部件带动试纸夹具运动,试纸夹具运输检测试纸的运动路径设置为先经过试纸储槽,再经过加样台,然后经过试纸收集槽;
数据采集单元,用于对添加病毒样本的检测试纸进行信息采集;
结果检测运动单元,用于将试纸收集槽内的检测试纸输送至数据采集单元。
对病毒检测时,需要将采集的病毒滴加至检测试纸上,病毒与检测试纸上的反应物进行特异性反应后产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利用这种产生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从而对病毒进行特异性检测。本发明经过研究发现实现高通量检测病毒存在以下问题:1.采用检测试纸对病毒(尤其是对新冠病毒)进行检测时,通常需要反应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数据采集;2.检测试纸的采集和添加病毒检测试纸的收集难以有效配合;3.反应后的检测试纸难以与数据检测单元配合进行数据采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未经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6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