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薄膜结构的模内电子面板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15992.9 | 申请日: | 2021-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21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 发明(设计)人: | 艾建华;王三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盛创杰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354 | 分类号: | G06F3/0354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郭方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新桥街道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薄膜 结构 电子 面板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的双层薄膜结构的模内电子面板涉及模内电子技术领域,该双层薄膜结构的模内电子面板包括第一薄膜层,设置于第一薄膜层上的导电线路层,设置于导电线路层上的电子元器件,及第二薄膜层;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之间设置有填充间隙,填充间隙内填充有透明塑胶层,透明塑胶层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本发明能够减少第一薄膜层的加工次数,避免第一薄膜层在经过多次加工后出现损毁报废,提高了加工良品率;其次,操作模内电子面板时仅仅会与第二薄膜层接触,如此,就无需为了保证加工良品率、表面光洁度及耐磨性等而使用复合薄膜作为第一薄膜层,降低了加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内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薄膜结构的模内电子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模内电子面板在具体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图案油墨、线路导电油墨依序印刷至载体膜材上,然后将用电单元焊接固定至线路上,需要在载体膜材上进行各种各样的加工操作后再进行注塑加工,然而,繁琐复杂的加工工序很容易导致膜材损毁报废,加工良品率偏低;
此外,由于复合薄膜需要露置于最终成品的表面,因而要求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表面光洁度及耐磨性,同时,为了保证加工良品率还需要使用品质较高的复合薄膜作为载体膜材,这就导致了复合薄膜的造价成本升高,进而导致模内电子面板的造价也相应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加工良品率高、制造成本低的双层薄膜结构的模内电子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双层薄膜结构的模内电子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薄膜层,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上的导电线路层,设置于所述导电线路层上的电子元器件,及第二薄膜层;
其中,所述第一薄膜层和所述第二薄膜层之间设置有填充间隙,所述填充间隙内填充有透明塑胶层,所述透明塑胶层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
优选地,所述第二薄膜层的厚度大小为0.25mm至0.5mm。
优选地,所述塑胶层的厚度大小为2mm至3mm。
优选地,所述第一薄膜层的厚度大小为0.25mm至0.5mm。
优选地,所述透明塑胶层采用PC或者PMMA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第二薄膜层于远离所述透明塑胶层的侧面上设置有油墨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双层薄膜结构的模内电子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01、获取第一薄膜层和第二薄膜层;
S02、在所述第一薄膜层上设置导电线路层;
S03、在所述导电线路层上设置电子元器件;
S04、在第二薄膜层和所述第一薄膜层之间设置填充间隙,将胶料注入所述填充间隙内,以使胶料在所述填充间隙内形成透明塑胶层;所述透明塑胶层包覆所述电子元器件。
优选地,所述导电线路层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第一薄膜层上。
优选地,所述步骤S03还包括:
对所述第一薄膜层进行高压成型加工,以使所述第一薄膜层成型成预定的形状;
对所述第一薄膜层进行冲切加工,以使所述第一薄膜层上的预定位置开设出第一冲切孔。
优选地,所述步骤S03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薄膜层进行高压成型加工,以使所述第二薄膜层成型成预定的形状;
对所述第二薄膜层进行冲切加工,以使所述第二薄膜层上的预定位置开设出第二冲切孔。
实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盛创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盛创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59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内电子触控板及其制作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城市交通出行数据分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