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结构动刚度辨识方法、装置、系统、介质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5645.6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83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闫子权;肖俊恒;孙林林;刘炳彤;崔树坤;蔡世生;方杭玮;涂英辉;于毫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5/00 | 分类号: | G01M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科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62 | 代理人: | 曹晓斐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 结构 刚度 辨识 方法 装置 系统 介质 设备 | ||
1.一种轨道结构的动刚度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轨道结构的钢轨上布置至少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利用激励工具对所述轨道结构的所述钢轨进行至少一次激励,得到所述钢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根据所述钢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得到所述钢轨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fr;以及,
将所述钢轨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fr代入所述钢轨的理论一阶弯曲振动频率公式,计算得到所述轨道结构的动刚度K。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结构的动刚度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钢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得到所述钢轨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fr的过程包括,
对所述钢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钢轨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fr。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结构的动刚度辨识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钢轨的理论一阶弯曲振动频率公式如公式1所示:
公式1中,a为所述轨道结构的扣件支承间距;mr为所述钢轨的每延米质量。
4.一种轨道结构的动刚度辨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在所述轨道结构的钢轨上布置至少一个加速度传感器,利用激励工具对所述轨道结构的钢轨进行至少一次激励,得到所述钢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的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钢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得到所述钢轨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fr的模块;以及,
用于将所述钢轨的一阶弯曲振动频率fr代入所述钢轨的理论一阶弯曲振动频率公式,计算得到所述轨道结构的动刚度K的模块。
5.一种轨道结构的动刚度辨识系统,包括轨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结构的动刚度辨识装置,激励工具以及至少一个加速度传感器,
其中,所述激励工具用于对所述轨道结构的钢轨进行至少一次激励;
所述至少一个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根据所述激励工具对所述轨道结构的钢轨进行至少一次激励后,得到所述钢轨的加速度时程曲线。
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指令被操作以执行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结构的动刚度辨识方法。
7.一种计算机设备,其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其中,所述处理器操作所述计算机指令以执行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轨道结构的动刚度辨识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首钢轨道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56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