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无人机的车辆智能驾驶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5111.3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7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杨颖;付斌;刘会凯;沈忱 | 申请(专利权)人: |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02 | 分类号: | G05D1/02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韩梦晴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经济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无人机 车辆 智能 驾驶 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车辆智能驾驶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包括:无人机子系统,用于获取车辆当前路段交通信息;云端子系统,与所述无人机子系统通信连接,用于接收所述交通信息,根据所述交通信息获取自车附近路段交通信息;车载子系统,与所述无人机子系统、所述云端子系统通信连接,用于接收自车当前路段交通信息以及附近路段交通信息,获取自车行驶路径规划信息,控制自车的运行状态。本发明利用无人机子系统来对环境进行感知,减少了智能驾驶车辆的视野盲区,从而提高了智能驾驶的安全性,同时,在所述无人机子系统的基础上再结合所述云端子系统,可以有效替代现有技术的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系统,极大的节省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驾驶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车辆智能驾驶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智能驾驶和辅助驾驶技术作为一项主动安全技术可有效提高车辆行驶时的安全性,而感知周围环境信息在智能驾驶系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感知周围环境信息的方式多以下两种:一种是通过单车自带的感知系统进行感知路况并决策行车路径,对于此种方式,当智能驾驶车辆处于拥堵环境,车身传感器由于其他车辆或障碍物的遮挡,无法对盲区的路况信息进行检测,不利于各种突发情况的处理,导致事故的发生;另一种是组建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系统,通过路口信号灯、转角大楼等基础设施上的感知传感器获取到的数据,集中传递至智能联网的云控中心进行数据处理并决策行车路径,对于此方式,组建所述车对外界的信息交换系统需要大规模的布置传感器,同时后期对这些传感器的维护与保养,都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这样的方式虽然能够通过云控中心统一规划,但是由于其只能对联网中的智能驾驶汽车进行规划,而对于联网外的智能驾驶汽车不能规划路径,并且云控中心接收到的数据因为传输方式的原因存在时延,因此,实时性和准确性不高,同时成本昂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车辆智能驾驶系统及方法,能够覆盖自车感知视野盲区,且在保证实时性和准确性的情况下,是一种成本相对适中的智能驾驶系统。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无人机的车辆智能驾驶系统,包括:
无人机子系统,用于获取车辆当前路段交通信息;
云端子系统,用于根据所述交通信息获取自车附近路段交通信息;
车载子系统,与所述无人机子系统、所述云端子系统通信连接,用于接收自车当前路段交通信息以及附近路段交通信息,获取自车行驶路径规划信息,控制自车的运行状态。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载子系统包括:
车载基础模块,与所述无人机子系统、所述云端子系统通信连接,用于与外部传输数据信息以及存储数据信息;
智能驾驶模块,与所述车载基础模块通信连接,用于获取自车的行驶路径规划信息,控制自车的运行状态;
无人机投放模块,与所述车载基础模块电连接,包括无人机投放单元,用于控制无人机的投放状态。
根据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无人机子系统包括:
遥控飞行模块,与所述无人机投放单元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无人机的投放以及飞行状态;
感知模块,与遥控飞行模块通信连接,包括感知单元,用于获取实时交通信息,根据所述实时交通信息获取自车行驶方向上的障碍物信息;
无人机基础模块,与所述感知模块、所述车载基础模块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并存储所述障碍物信息以及与外部传输数据;以及,
遥控飞行模块包括:导航单元,用于获取无人机的位置信息;飞控单元,与所述导航单元通信连接,用于控制无人机的投放以及飞行过程;动力单元,与所述飞控单元通信连接,用于向无人机提供升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51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