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上置水箱除湿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14268.4 | 申请日: | 2021-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8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侯成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3/14 | 分类号: | F24F3/14;F24F11/64;F24F13/22 |
| 代理公司: | 常州易瑞智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38 | 代理人: | 孙盼盼 |
| 地址: | 213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箱 除湿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置水箱除湿机,包括机壳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机壳的顶部;所述机壳的内部自下而上固定安装有水盘、换热装置和风机系统;所述水盘上设有连通水箱和外部的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适于将水盘内的水排至水箱或外部。本发明实现了一种外观更美观的除湿机,水箱在上方,水位更加直观,倒水也更加方便,同时具有多种排水方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不会造成机器内部进水或打湿地板,确保除湿机能够正常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除湿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置水箱除湿机。
背景技术
除湿机又称为抽湿机、干燥机或除湿器,属于空调家庭中的一个成员。通常,常规除湿机由压缩机、热交换器、风扇、盛水器、机壳及控制器组成。其工作原理是由风扇将潮湿空气抽入机内,通过热交换器,此时空气中的水分子冷凝成水珠,处理过后的干燥空气排出机外,如此循环使室内湿度保持在适宜的相对湿度,用在环境湿度大的场合可快速降低房间湿度。
市场现有的除湿机的水箱都是位于机器下方,换热器工作产生的冷凝水是自然流到水箱内部,然后将水箱采用抽拉的方式取出倒出水箱内的冷凝水。由于水箱设置在机器下方,对于水箱内的水位情况,从视觉上观察不够直观;同时,当水箱内水较满,取出水箱显得较为困难,同时在拿取水箱时易导致水泼出水箱,造成机器内部进水或打湿地板,进而影响除湿机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上置水箱除湿机,实现一种外观更美观的除湿机,水箱在上方,水位更加直观,倒水也更加方便,同时具有多种排水方式,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不会造成机器内部进水或打湿地板,确保除湿机能够正常使用。
实现本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上置水箱除湿机,包括机壳和水箱,所述水箱固定安装在机壳的顶部;所述机壳的内部自下而上固定安装有水盘、换热装置和风机系统;所述水盘上设有连通水箱和外部的排水系统,所述排水系统适于将水盘内的水排至水箱或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包括固定安装在水盘一侧上的水盘盖以及设于水盘底部一侧的放水通道;所述水盘盖上设有均与放水通道连通的自动排水装置和内置水管。
进一步地,所述水盘盖上设有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放水通道上设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道和第三通孔均连通水盘,所述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分别连通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三通道通过内置水管连通水箱;所述自动排水装置连通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通过水盘盖和放水通道的巧妙设计,形成多种排水路径,进而实现多种排水方式。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设于放水通道的出口处并适于封闭放水通道的出口和第三通孔的水塞,当启动自动排水装置时,实现通过内置水管向上置的水箱内连续快速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设于放水通道的出口处并适于封闭第二通孔和第三通孔以及连通外部的接头,当启动自动排水装置时,实现通过接头向外部连续快速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接头相连通的第一外置水管,通过外置水管将水盘内的冷凝水排入指定地方。
进一步地,所述排水系统还包括设于放水通道的出口处并与放水通道相连通的第二外置水管,当关闭自动排水装置,水盘内的冷凝水由于水位差重力作用,自然排到外部。
进一步地,所述自动排水装置包括固定安装水盘盖上的水泵和水位开关,所述水泵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分别连通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通过设置水位开关,当水盘内的水位到达设定值时,水位开关发出信号给水泵,水泵自动启动工作,实现自动排水。
进一步地,所述放水通道的底部低于水盘的底部,确保水盘内的冷凝水能够完全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与内置水管相配合的水嘴,从而实现水箱放置在机壳顶部时,在内置水管内的水压作用下实现水箱的自动上水;当端起水箱倒水时,水箱底部不会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友奥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42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