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氧复合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13575.0 | 申请日: | 2021-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6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港;黄润伍;张浩;吴飞;王百杰;洪浩源;吴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B01J8/02 | 分类号: | B01J8/02;B01J23/42;B01J23/44;B01J35/06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文化大道555号***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反应器 | ||
1.一种氢氧复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从左到右设有多个交替排布的换热板和反应板,所述换热板与所述反应板的接触面紧贴;
所述换热板的两端开设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反应板的两端开设有多个第二通孔,多个所述第一通孔与多个所述第二通孔重叠构成多个通道,多个所述通道包括冷却水通道,空气通道,氢气通道和烟气通道;
所述换热板的中间部分设有流水通道,所述流水通道与所述冷却水通道连通,所述反应板的中间部分设有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与所述空气通道、所述氢气通道及所述烟气通道连通;
还包括催化剂薄膜结构,所述催化剂薄膜结构设于所述反应板的中间部分上,所述催化剂薄膜结构用于催化通入的空气和氢气反应;
空气通过所述空气通道进入所述气流通道,氢气通过所述氢气通道进入所述气流通道,空气和氢气在所述气流通道中进行反应产生烟气,烟气从所述烟气通道流出;
所述第一通孔包括第一进水孔和第一出水孔,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第一出水孔分别设于所述换热板的两端,所述换热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引流通道和第二引流通道,所述第一引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水孔和所述流水通道连通,所述第二引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出水孔和所述流水通道连通;
所述第二通孔包括第一进空气孔和第一出烟气孔,所述第一进空气孔和所述第一出烟气孔分别设于所述反应板的两端,所述反应板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三引流通道和第四引流通道连通,所述第三引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进空气孔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所述第四引流通道分别与所述第一出烟气孔和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所述第一通孔还包括第一进氢气孔,所述第二通孔还包括第二进氢气孔和多个第三进氢气孔,所述第一进氢气孔与所述第二进氢气孔重叠构成氢气通道,所述换热板上设有第五引流通道,所述第五引流通道与所述第一进氢气孔和多个所述第三进氢气孔连通,多个所述第三进氢气孔与所述气流通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复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装板,所述封装板与位于最右侧的所述换热板紧贴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氧复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氢气管,所述进氢气管设于最左侧的所述换热板上,所述进氢气管与所述氢气通道连通;和/或,还包括进空气管,所述进空气管设于所述封装板上,所述进空气管与所述空气通道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复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烟气管,所述烟气管设于最左侧的所述换热板上,所述烟气管与所述烟气通道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复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冷却水管,所述第一冷却水管设于最左侧的所述换热板上并与所述冷却水通道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氧复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冷却水管,所述第二冷却水管设于所述封装板上并与所述冷却水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氧复合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板和/或所述反应板为FeCrAlNb合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未经武汉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船用电力推进装置研究所(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二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357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