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局域网通信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3436.8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46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宋广佳;陈滨;宋广谦;安仲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L1/16;H04L29/08;H04L29/06;H04L29/12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知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77 | 代理人: | 邓爱民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局域网 通信 检测 方法 | ||
1.一种局域网通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内容包括:
(1)服务器向互相通信的网络设备发送基本信息请求报文,网络设备按要求将各自基本信息写入基本信息应答报文回复服务器,服务器通过判断IP地址来确定网络设备之间是否具备局域网通信条件;
(2)Socket创建:服务器向需要相互通信的网络设备发送Socket创建请求报文,网络设备按要求创建Socket成功后向服务器回复Socket创建应答报文;
(3)字符串挑战验证:服务器收到Socket创建应答报文后生成挑战字符串,并将携带有挑战字符串的挑战报文发送给相互通信的网络设备,该挑战报文分为主动挑战报文和被动挑战报文,主动挑战报文发送给信息发送方网络设备,被动挑战报文发送给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信息发送方网络设备连接主动挑战报文中指定的Socket,连接成功后通过步骤(2)创建的Socket向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发送主动挑战报文中携带的挑战字符串,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在步骤(2)创建的Socket上接收该挑战字符串后向服务器发送挑战应答报文;服务器收到回复的挑战应答报文后,对收到的挑战应答报文中的挑战字符串与生成的挑战字符串进行比较验证;
(4)挑战字符串验证成功后,服务器向相互通信的网络设备发送局域网确认报文,网络设备接收到该局域网确认报文后即可进行局域网通信,检测过程结束;整个检测过程中,出现检测异常时发送错误报文进行报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域网通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本信息应答报文包括网络设备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MAC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域网通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ocker创建请求报文内容包括:创建Socket使用的IP地址、创建Socket时使用的端口号以及创建Socket的类型;Socket建应答报文内容包括:新创建的Socket的 IP地址、新创建Socket的端口号以及新创建Socket的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局域网通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挑战报文包括:生成的挑战字符串、目标Socket的IP地址、目标Socket的端口号以及目标Socket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局域网通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基本信息应答报文时,以及服务器接收Socket创建应答报文时,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或以下几种情况的,表示检测过程发生异常,按如下方式处理并结束检测程序:
情况1):信息发送方网络设备和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的应答报文都没有收到;
情况2):信息发送方网络设备和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的应答报文只收到其中一个;
情况3):收到错误报文;
出现上述情况时,需要对标志位flag的赋值进行判断,从而确定是否向网络设备发送错误报文,具体判断方式如下:
若flag=0,则同时向信息发送方网络设备和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发送错误报文;
若flag=1,则向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发送错误报文;
若flag=2,则向信息发送方网络设备发送错误报文;
若flag=3,则不发送错误报文;
若由于服务器收到错误报文引发的程序跳转,则需要对标志位flag进行设置,具体设置结果如下:
若只收到信息发送方网络设备发送的错误报文,则将flag设置为1;
若只收到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发送的错误报文,则将flag设置为2;
若同时收到信息发送方网络设备和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发送的错误报文,则将flag设置为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局域网通信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挑战应答报文时,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或以下几种情况的,表示检测过程发生异常,按权利要求5中给出的方式处理并结束检测程序:
情况1):服务器没收到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的应答报文;
情况2):服务器收到了信息接收方网络设备的应答报文,但收到的应答报文中携带的挑战字符串与服务器生成的挑战字符串不相同;
情况3):收到错误报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未经浙江农林大学暨阳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343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窗去印痕装置
- 下一篇:一种除甲醛水性漆及其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