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视化视频对讲指挥管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613336.5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6097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关凤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城伟业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Q10/10;G06Q50/08;H04N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志霖恒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35 | 代理人: | 奚丽萍 |
地址: | 31005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层建筑 工程项目 施工现场 可视化 视频 对讲 指挥 管理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视化视频对讲指挥管理系统,通过构建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的建筑模型,获取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定位轴线,筛选不符合规划的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并通知对应子区域内人员进行对应的处理,同时获取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参数,计算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浇筑参数,并检测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翘曲度,计算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综合浇筑影响系数,筛选浇筑不合格的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位置编号,通过视频对讲通知对应子区域内人员对对应承重墙模板进行拆模处理,从而提高高层建筑现场施工指挥管理水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施工视频对讲管理领域,涉及到一种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视化视频对讲指挥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建筑工程项目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出现给现场施工指挥管理带来一定的难度。目前,现有的高层建筑现场施工指挥管理主要采用人员现场指挥,即各技术人员分别监测高层建筑中各楼层承重墙模板的定位轴线,现场指挥施工人员对不符合规划的承重墙模板进行处理,这样不仅浪费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而且存在人员监测效率低的问题,给高层建筑现场施工带来很多的不便,从而使得高层建筑施工周期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存在人员现场对承重墙模板监测不够全面的问题,导致高层建筑中承重墙的浇筑质量不合格,从而增加高层建筑的施工成本和施工时间,降低高层建筑现场施工指挥管理水平,进而无法实现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现设计一种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视化视频对讲指挥管理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视化视频对讲指挥管理系统,本发明通过构建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的建筑模型,获取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定位轴线,筛选不符合规划的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通过视频对讲通知对应施工子区域内人员进行对应的处理,同时获取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参数,计算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浇筑参数,并检测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翘曲度,对比得到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翘曲度差值,计算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综合浇筑影响系数,筛选浇筑不合格的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位置编号,通过视频对讲通知对应施工子区域内人员对对应承重墙模板进行拆模处理,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层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可视化视频对讲指挥管理系统,包括施工区域划分模块、建筑模型构建模块、定位轴线获取模块、定位轴线分析模块、模板参数获取模块、浇筑参数分析模块、模板翘曲度检测模块、模板翘曲度分析模块、分析服务器、视频对讲指挥中心和存储数据库;
所述建筑模型构建模块分别与施工区域划分模块、定位轴线获取模块和模板参数获取模块连接,定位轴线分析模块分别与定位轴线获取模块、视频对讲指挥中心和存储数据库连接,浇筑参数分析模块分别与模板参数获取模块、分析服务器和存储数据库连接,模板翘曲度分析模块分别与模板翘曲度检测模块、分析服务器和存储数据库连接,分析服务器分别与视频对讲指挥中心和存储数据库连接;
所述施工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将建筑工程项目中高层建筑施工区域进行划分,并对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进行编号,将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的编号发送至建筑模型构建模块;
所述建筑模型构建模块用于接收施工区域划分模块发送的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的编号,分别获取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的建筑模型,将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的建筑模型分别发送至定位轴线获取模块和模板参数获取模块;
所述定位轴线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建筑模型构建模块发送的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的建筑模型,获取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的建筑模型内各承重墙模板的定位轴线,将高层建筑中各层施工子区域内各承重墙模板的定位轴线发送至定位轴线分析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城伟业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蓝城伟业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33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窥镜的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汽车紧急状况自救报警座椅及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