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2834.8 | 申请日: | 2021-06-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005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4 |
发明(设计)人: | 廖振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柳州市向日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193 | 分类号: | H02K9/193;H02K5/10;H02K7/116;H02K5/18;F16H57/04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荣久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13 | 代理人: | 莫燕华 |
地址: | 5456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推进器 冷却 润滑 系统 | ||
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所述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作为油箱;所述连接器作为油泵,在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出油接口,所述出油接口与进油管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内腔通过进油管与控制电路密封盒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通过回流管与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连通;在工作状态下,润滑油填充满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所述电机轴转动带动连接器的涡轮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涡轮驱动油回路,在所述油回路中涡轮将油从所述推进器本体的外壳输送到控制电路密封盒中,控制电路密封盒的油再通过回流管流回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本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不仅可以起到冷却润滑电机的效果,为实现提高电机的功率提供了条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下推进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推进器在内河和运河航行中的许多优点和乐趣是众所周知的;传统的船用推进器是靠安装在船尾部的燃油发动机作为推进器,但往往会结构复杂,噪声大,对水质有一定的污染,不环保。与传统的推进器相比,现有的大多数电动推进器(参见图1)都具有效能转换率高、工作时无噪音等特点,因此受到大家的追捧,但电动推进器的马力远不及燃油发动机,有时也会影响行船体验,如果想要加大马力,就必须更换更大功率的电机,这样成本就会大大的提高,同时也增大了电动推进器的体积和重量,目前电动推进器由于受制马力和可靠性的因素影响在市场上处于次要地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在原有的电动推进器的动力系统基础上增加该冷却润滑系统,不仅可以起到冷却润滑电机的效果,更可以提高电机的功率,同时也可起到有效防水作用,提升电动推进器体验效果。这样能够大大提高电动推进器使用的便利性和可靠性。本发明之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希望带来电动推进器更加环保,提升使用体验优越感。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用于推进器本体和控制电路密封盒上,所述推进器本体通过支撑管架与控制电路密封盒进行连接;所述推进器本体包括外壳、密封在外壳内的电机和位于外壳外的螺旋桨,电机轴通过连接器与减速机的输入轴连接,所述螺旋桨的转动轴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作为油箱,在外壳上开设有带堵头的排油口;所述电机的壳体上设置有电机进油孔;所述减速机的壳体上设置有减速机进油孔;所述连接器作为油泵,在连接器的壳体上开设有出油接口,所述出油接口与进油管连接,所述连接器的内腔通过进油管与控制电路密封盒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通过回流管与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连通;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上设置有进油口,所述进油口配置有进油口盖;在工作状态下,润滑油填充满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所述电机轴转动带动连接器的涡轮转动,所述连接器的涡轮驱动油回路,在所述油回路中涡轮将油从所述推进器本体的外壳输送到控制电路密封盒中,控制电路密封盒的油再通过回流管流回推进器本体的外壳内部。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在所述回流管与推进器本体的外壳连接处设置有观测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控制电路密封盒上还设置有减压孔,所述减压孔内置有泄压管,所述泄压管的一端位于控制电路密封盒外并与大气连通,其另一端位于控制电路密封盒内上部并与控制电路密封盒内连通。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泄压管的内径为3-5毫米。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回流管外侧安装有散热片。
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之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之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利用原电动推进器的推进器本体Ⅰ和控制电路密封盒Ⅱ经过改造成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结构简单,不仅对电动推进器的电机、减速器、轴承和油封等发热部件起到冷却润滑作用。同时对控制推进器的电机的电流对电路元件会产生大量热,起到冷却防氧化的作用。为实现大幅度提高电机的功率提供了条件。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之一种电动推进器冷却润滑系统的技术特征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柳州市向日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柳州市向日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28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