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胫骨后外侧平台接骨板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2143.8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976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峰;彭青;武乐;方楠;高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80 | 分类号: | A61B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沃知思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942 | 代理人: | 周俊华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胫骨 外侧 平台 接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胫骨后外侧平台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所述接骨板本体整体呈L形,分为近平台段和远平台段,所述近平台段为向内弯曲的弧面结构,符合胫骨后外侧平台解剖结构特点,所述远平台段采用斜面结构和平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与近平台段平滑连接,所述近平台段从上到下依次开有近平台克氏针孔和近平台锁定孔,所述近平台锁定孔设有多个,并沿近平台段排成一排分布,所述远平台段从上到下依次开有远平台上克氏针孔、远平台上锁定孔、远平台下锁定孔和远平台下克氏针孔。本装置的宽度和曲度是根据胫骨后外侧平台解剖结构设计,是解剖锁定板,无需术中塑形就能与骨皮质紧密贴合,既不会降低接骨板强度,也不会延长手术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胫骨后外侧平台接骨板。
背景技术
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典型的损伤机制为膝关节在屈曲或半屈曲时遭受外翻和轴向联合暴力。由于屈曲位胫骨平台负重受力点后移,股骨外侧髁顶撞于胫骨平台后外侧,导致该部位骨折。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胫骨平台其他部位骨折联合发生。单纯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在X线片上表现隐匿,有时仅为外侧胫骨平台局部密度降低或增高,容易漏诊。临床上,当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情况较为严重时,一般会采用接骨板解剖内固定的方式对骨折端进行固定。而现有的胫骨平台后外侧骨折用接骨板存在许多缺点,例如:接骨板头部未设置克氏针孔,手术中无法对接骨板进行临时固定,不易对关节腔进行初步定位,容易将锁定螺钉置入关节腔,关节囊有撕裂时不便于固定缝合;接骨板远端未设置克氏针孔,固定近端时远段容易翘起不贴合骨面,不利于远端临时固定及确定接骨板位置;较长的接骨板体部未设置克氏针孔,骨折范围较大且粉碎性骨折时,不能对小骨块进行固定;除圆头接骨板(主要用于后交叉韧带在胫骨止点处的骨折)为后外侧固定的接骨板外,目前无针对后外侧平台骨折的接骨板,大多接骨板为后侧及外侧接骨板,且需塑形;接骨板设置较多锁定孔,易造成应力集中,增加二次骨折风险;接骨板体部未设置克氏针孔,不能用大的点式复位钳行钳夹复位固定,恢复胫骨平台前后方向上的宽度,不利于更好的解剖复位,不利于骨和接骨板贴合,增加术中重复钻孔置钉风险;接骨板设置长度长,手术切口大,对患者创伤大,增加肌肉、软组织、血管神经损伤风险。因此,亟需一种新型胫骨后外侧平台接骨板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胫骨后外侧平台接骨板,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胫骨后外侧平台接骨板,包括接骨板本体,所述接骨板本体整体呈L形,分为近平台段和远平台段,所述近平台段为向内弯曲的弧面结构,符合胫骨后外侧平台解剖结构特点,所述远平台段采用斜面结构和平面结构,所述斜面结构与近平台段平滑连接,所述近平台段从上到下依次开有近平台克氏针孔和近平台锁定孔,所述近平台锁定孔设有多个,并沿近平台段排成一排分布,所述远平台段从上到下依次开有远平台上克氏针孔、远平台上锁定孔、远平台下锁定孔和远平台下克氏针孔。
优选地,所述远平台下克氏针孔位于远平台段下端部,所述远平台上克氏针孔和远平台上锁定孔位于斜面结构上,所述远平台下锁定孔和远平台下克氏针孔位于平面结构上。
优选地,所述近平台克氏针孔设有2个,沿近平台段左右分布。
优选地,所述近平台段背面的上端边沿处开设有引线槽,所述引线槽与近平台克氏针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近平台锁定孔设有3个,且沿近平台段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接骨板本体的边缘为光滑弧面结构。
优选地,所述接骨板本体厚度为2-2.5mm,长度为3.3-5.3cm,宽度为0.8-3.3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未经上海市东方医院(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214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