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盐高COD废水的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611338.0 | 申请日: | 2021-06-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9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 发明(设计)人: | 沈江南;吕雅月;阮慧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俞慧 |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盐高 cod 废水 处理 方法 | ||
1.一种高盐高COD废水的处理方法,所述的高盐高COD废水呈中性,其中盐的阳离子为钠离子,TDS1000ppm,COD浓度1000ppm;所述高盐高COD废水的处理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将高盐高COD废水经过树脂吸附去除废水中COD,并控制树脂出水中的COD在60ppm以下;
(2)步骤(1)得到的树脂出水通过至少一级双极膜电渗析处理将盐转化为酸和NaOH溶液回用;
(3)将步骤(1)中经过充分吸附的树脂先用纯水清洗去除残余废水,然后用NaOH溶液解析,得到解析液,解析后的树脂用纯水清洗至清洗液呈中性后重新用于步骤(1)的吸附,合并解析液和清洗液,得到混合液;
(4)步骤(3)中的混合液通过至少一级电渗析处理回收NaOH溶液;
并且,控制步骤(2)和步骤(4)中得到的NaOH溶液的浓度不低于步骤(3)树脂解析使用的NaOH溶液的浓度,并将步骤(2)和步骤(4)中得到的NaOH溶液直接或者稀释后用于步骤(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步骤(1)中树脂出水中COD浓度50pp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盐高COD废水为苯胺高盐废水,其中盐为硫酸钠,COD的形式为苯胺,所述的树脂为大孔树脂LS-409D,控制废水流经树脂吸附柱的流速为2-6BV/h。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解析用的氢氧化钠质量浓度为4%,解析过程中流速控制在2-6BV/h。
5.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用于将盐转化为酸和NaOH溶液的双极膜电渗析的电渗析单元是由双极膜、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双极膜依次排列构成的酸室/料室/碱室三隔室结构,极液采用硫酸钠溶液,所述的双极膜、阴阳离子交换膜选择BP-1E/FKB/FAB膜。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采用n级双极膜电渗析,n≥1,所述的双极膜电渗析装置由5个电渗析单元组成,双极膜/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选择BP-1E/FKB/FAB膜,首先控制酸室、料室、碱室的液体体积比为1:x:1,设置x=3,通电进行第一级双极膜电渗析,当料液室中的液体电导率5mS/cm的时候停止操作;当需要进行下一级双极膜电渗析时,用树脂出水替换料液室中的液体并控制3>x≥1,通电进行下一级双极膜电渗析,当料液室中的液体电导率5mS/cm的时候停止操作,其中x随着级数增加而变小;以此类推,直至当料液室中的液体电导率5mS/cm的时候停止操作时,碱室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浓度达到步骤(3)的使用要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每级双极膜电渗析过程中,电流密度为8-12mA/cm2,各隔室的料液流速均为30-40L/h。
8.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用于回收氢氧化钠溶液的电渗析单元是由阳离子交换膜和阴离子交换膜依次排列构成淡室/浓室两隔室结构,极液采用硫酸钠溶液,所述的阴阳离子交换膜选择AHA/CMX或者AHA/CMB。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采用m级电渗析,m≥2,所述的电渗析装置由5个电渗析单元组成,阴阳离子交换膜选择AHA/CMX或者AHA/CMB,多级电渗析中每级电渗析浓室和淡室的液体体积比为1:1,通电进行第一级电渗析,当淡室的液体电导率低于1mS/cm以下停止操作;然后用混合液替换淡室中的液体,通电进行第二级电渗析,当淡室的液体电导率低于1mS/cm以下停止操作;以此类推,直至当淡室的液体电导率低于1mS/cm以下停止操作时,浓室中的氢氧化钠浓度达到步骤(3)的使用要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每级电渗析过程中,控制电压为6-8V,各隔室的料液流速均为30-40L/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133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