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及工程车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611133.2 | 申请日: | 2021-06-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354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昂;赵书祥;楚恒;郭柏甫;燕铎;漆建平;王庆先;蓝庆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F9/70 | 分类号: | E01F9/7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范青青 |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州市徐州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锥收放 装置 工程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属于道路施工养护领域。交通锥收放装置包括沿车架平台方向依次布设的机械臂、旋转传送机构、直线传送机构、滑动传送机构、滑槽分离机构,以及设于车架平台底部的预处理机构,所述机械臂用于拾取所述预处理机构回收的交通锥及进行斜线交通锥的收放,所述旋转传送机构用于接收所述机械臂拾取的交通锥并传送给所述直线传送机构,所述滑动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直线传送机构传输的交通锥传送至所述滑槽分离机构,所述滑槽分离机构用于投放直线交通锥。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包括底盘和设于底盘上的车架平台,还包括上述的交通锥收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及工程车,属于道路施工养护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交通系统的高速发展,国内的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成为世界第一,截至目前,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经超过16万公里,其中大部分都已经进入了养护时代。为了不影响通车,高速公路养护时通常是对施工路面进行临时围挡。为了提醒过往车辆并保障车辆行驶安全性,施工时均采用沿线布放交通锥的手段保护施工队伍的人员安全。目前大部分施工现场交通锥的布放都是人工进行,但随着新的交通锥标准的执行,交通锥的重量和体积都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施工人员的作业负担,同时也增加了作业的危险性。尤其是在开始放置交通锥和收取最后一段交通锥的阶段,由于施工人员暴露在保护范围之外,危险性大大提高,因此,研发一款全自动交通锥收放工程车迫在眉睫。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功能相对单一,大部分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只能实现侧面交通锥的收放作业,即只能实现直线收放锥,无法解决最关键的斜线段锥的收放;少部分交通锥收放工程车解决了斜线段收放交通锥的功能需求,但是由于收放装置在尾部,无法安装防撞墙,仍然无法真正解决安全问题,最后,当前市面上的相关车辆放锥速度都比较慢,无法快速布放短间距的交通锥,对于应急抢险工程实用性不高。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款全自动交通锥收放工程车,可以同时解决直线、斜线锥的收放,可以携带防撞墙,并且可以快速布放交通锥,真正解决市场的痛点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及工程车,既解决了安全问题,又能够满足直线、斜线锥的收放,同时可以携带防撞墙且存储量大可以快速布放大量短间距的交通锥。
为达到以上至少一个目的,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交通锥收放装置,包括依次布设的机械臂、旋转传送机构、直线传送机构、滑动传送机构以及滑槽分离机构;
所述机械臂用于拾取所述预处理机构回收的交通锥及进行斜线交通锥的收放;所述旋转传送机构用于接收所述机械臂拾取的交通锥并传送给所述直线传送机构;所述滑动传送机构用于将所述直线传送机构传输的交通锥运送至所述滑槽分离机构;所述滑槽分离机构用于投放交通锥。
进一步地,所述机械臂包括底座、驱动电机、一节臂、二节臂、三节臂和夹具;
所述底座能够在水平面自由旋转;所述一节臂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提供以所述底座为基点的俯仰运动;所述二节臂与所述一节臂可转动连接,提供以连接处为基点的俯仰运动;所述三节臂与所述二节臂可转动连接,提供以连接处为基点的俯仰运动;所述夹具与所述三节臂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旋转传送机构包括旋转传送带、回转平台、两条直线导轨;
两所述直线导轨平行设于车架平台上,所述回转平台设于两所述直线导轨上并能够沿两所述直线导轨滑动,所述旋转传送带设于所述回转平台上且能够在水平面360°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直线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框架、直线传送带、直线驱动装置、激光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集萃道路工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11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