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介电常数PTFE复合薄膜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0628.3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40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牛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旭氟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5/18 | 分类号: | C08J5/18;C08L27/18;C08K3/22 |
代理公司: | 盐城市大丰区丰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454 | 代理人: | 邵珑 |
地址: | 225214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介电常数 ptfe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介电常数PTFE复合薄膜制备方法,按质量百分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陶瓷粉30‑70%,PTFE树脂干粉70‑30%;具体包括:机械混合:选择陶瓷粉及PTFE树脂干粉加入混料机中,充分混合2‑8h得到复合粉体;成型工艺:将混合后的复合粉体放入模具中,在10‑50MPa压力下预先成型为圆柱型毛坯;将脱模后的毛坯在35‑65℃的环境中存放10‑24h;烧结工艺:将圆柱型毛坯放入烧结炉中,在360‑390℃下保温2‑10天;将圆柱型毛坯放入80‑150℃的烘箱中进行预热,保持温度2‑5h,采用硬质合金刀按设定薄膜的厚度对坯料进行车削或旋切,形成10‑100μm厚度膜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材料越来越难以满足电子产品轻量化、信号传输高速化以及高频带宽等要求。PTFE树脂因其特殊的分子结构,具有优异且稳定的微波性能,相对介电常数为2.1左右,介电损耗为10–4数量级,可在180~260℃长期使用;高介电常数PTFE薄膜的特点是具有较高的介电常数,配合浸渍片使用,有利于减小电路板的尺寸;目前常规薄膜介电常数主要范围为2.1-3.0,相对介电常数6.0-12.0之间的PTFE复合薄膜尚未有研究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介电常数PTFE复合薄膜制备方法。
一种高介电常数PTFE复合薄膜制备方法,PTFE复合薄膜按质量百分数计由以下成分组成:
陶瓷粉30-70%,PTFE树脂干粉70-30%;
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机械混合:按质量百分数计选择陶瓷粉及PTFE树脂干粉加入混料机中,充分混合2-8h得到复合粉体;
S2成型工艺:将混合后的复合粉体放入模具中,在10-50MPa压力下预先成型为圆柱型毛坯;将脱模后的毛坯在35-65℃的环境中存放10-24h,消除毛坯的内应力;
S3烧结工艺:将圆柱型毛坯放入烧结炉中,在360-390℃下保温2-10天;
S4车削成膜:将S3所得圆柱型毛坯放入80-150℃的烘箱中进行预热,保持温度2-5h,使坯料的内、外温度一致后,采用硬质合金刀按设定薄膜的厚度对坯料进行车削或旋切,形成10-100μm厚度膜材料。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进一步的,前述的高介电常数PTFE复合薄膜制备方法,陶瓷粉为TiO2氧化物陶瓷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采用不同比例二氧化钛陶瓷粉和PTFE干粉混合,由于二氧化钛陶瓷粉相对介电常数为110,PTFE相对介电常数为2.1,通过调节二氧化钛陶瓷粉比例控制复合材料介电常数;不同比例经混合、模压、烧结和车削等工艺制备介电常数(Dk)在6.0-12.0之间的PTFE复合薄膜,在高频10GHz以上具有优越的温度特性和较低的损耗因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设计的高介电常数PTFE复合薄膜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介电常数PTFE复合薄膜制备方法,包括如下具体步骤:
混合工艺
按质量百分数计选择陶瓷粉30%和PTFE树脂干粉粉体70%充分混合8h;陶瓷粉为TiO2氧化物陶瓷粉;
成型工艺
将混合后的复合粉体放入模具中,在10MPa压力下预先成型圆柱型毛坯;将脱模后的毛坯放在45℃的环境中存放20h,消除毛坯的内应力;
烧结工艺
将圆柱型毛坯放入烧结炉中,在380℃下,保温7天;
车削成膜
将圆柱型毛坯放入120℃的烘箱中进行预热,保持温度3小时,使坯料的内、外温度一致后,采用硬质合金刀按设定薄膜的厚度对坯料进行车削,形成50μm厚度膜材料,制备出薄膜介电常数为6.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旭氟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旭氟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06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