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潜式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10500.7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3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发明(设计)人: | 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宋涛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C02F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下潜 河道 垃圾 清理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下潜式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部轴承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左端设置有翻淤机构,所述翻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驱动轴的右端设置有凝絮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内部焊接有齿形轴,所述齿形轴的上方焊接有轮齿,所述驱动机构内壁的下方焊接有轮齿,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外部转矩,所述齿形轴和外部转矩之间电连接,所述齿形轴和驱动机构内壁下半部分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焊接于驱动轴的外围,所述驱动轴的左端焊接有驱动盘,本发明,具有将河道淤泥中的垃圾清理和将河道中大颗粒物质沉降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清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下潜式河道垃圾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社会将大力实施环境治理等一系列政策,其中,对河水中残留的各种垃圾的处理一直都是困扰环境治理人员的一大问题,传统的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大多采用打捞的方式将河道中的垃圾清理,然而这种做法并不能够解决沉降在河底的淤泥中的大量垃圾。
因此,设计将河道淤泥中的垃圾清理和将河道中大颗粒物质沉降的一种下潜式河道垃圾清理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潜式河道垃圾清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下潜式河道垃圾清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轴承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左端设置有翻淤机构,所述翻淤机构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一侧设置有回收机构,所述驱动轴的右端设置有凝絮机构。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机构的内部焊接有齿形轴,所述齿形轴的上方焊接有轮齿,所述驱动机构内壁的下方焊接有轮齿,所述壳体外部设置有外部转矩,所述齿形轴和外部转矩之间电连接,所述齿形轴和驱动机构内壁下半部分之间的空腔内设置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焊接于驱动轴的外围,所述驱动轴的左端焊接有驱动盘,所述驱动盘的一侧焊接有方形板,所述方形板的上方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顶端连接有卡接块,所述翻淤机构套接于驱动盘的外围。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翻淤机构的一侧焊接有折杆,所述折杆的顶端焊接有套管,所述套管套接于驱动轴的外围,所述套管的两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焊接于驱动轴的外围,所述翻淤机构内部焊接有斜向轮齿,所述翻淤机构的外围焊接有翻动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回收机构焊接于驱动轴的外围,所述回收机构的外围套接有若干回收罩,所述回收罩的底端焊接有挤压底座,所述回收罩和挤压底座之间设置有回收孔,所述回收机构和回收孔之间贯通相连。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驱动轴的外围套接有活动盘,所述活动盘上下两端焊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焊接有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固定于凝絮机构的上下两端,所述过滤腔内部焊接有滤网,所述滤网顶端焊接有排水阀,所述过滤腔顶端的两侧焊接有吸水阀,所述过滤腔内部的两端设置有压力阀,所述压力阀的一端贯通连接有出水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过滤腔的底端设置有弹性膜,所述弹性膜的两端焊接于过滤腔底端的两边,所述弹性膜下端的左右两侧焊接有限位板,所述活动盘的左右两端焊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顶端焊接有凝絮腔,所述凝絮腔的一侧焊接有若干喷口,所述凝絮腔的一端贯通连接有凝絮泵,所述凝絮腔和凝絮泵的连接处固定有单向阀。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挤压底座内部填充有淀粉溶液。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喷口为圆台状,所述喷口的外围套接有磁圈,所述凝絮腔内部的左侧焊接有磁球。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回收孔采用柔性金属材料制成。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凝絮腔的内侧采用柔性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凝絮泵内部填充有凝絮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宋涛,未经宋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1050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