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于肺静脉封堵的新型房颤冷冻消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9782.9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9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松群;刘超;郭志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松群 |
主分类号: | A61B18/02 | 分类号: | A61B18/02;A61B1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牛达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55 | 代理人: | 丁剑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杨浦区长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于 肺静脉 封堵 新型 房颤 冷冻 消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于肺静脉封堵的新型房颤冷冻消融装置,涉及房颤治疗技术领域,包括冷冻球囊导管和手柄,所述冷冻球囊导管的右端部安装有压力泵连接口,所述压力泵连接口的端部适配装配有压力泵,所述冷冻球囊导管的左端依次安装有环形标测导管、压力球囊和冷冻球囊,所述手柄的中部外壁上依次设置有LED显示屏、紧急制动按钮;所述冷冻球囊导管上设置有引导鞘和电路连接通路,所述环形标测导管具有近端和远端,所述环形标测导管的近端设置有推送鞘,所述环形标测导管的最远端自由状态下为环形且可缩进推送鞘内为直线形。本发明对于具有复杂分支的肺静脉有良好的封堵作用,该装置具备紧急停止冷冻消融的功能,提高手术效率及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颤治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于肺静脉封堵的新型房颤冷冻消融装置。
背景技术
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之一,流行病学的资料显示,我国房颤的总患病率在0.7%左右,且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和患病率逐步增加。房颤会导致脑卒中、心功能恶化,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大大降低了人群生活质量,加重社会负担。因此,对房颤进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房颤的治疗,导管消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房颤,且疗效已为大家所公认。其中,肺静脉隔离(PVI)则是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基石。近年来冷冻球囊作为一种新技术,目前已成为实现PVI的标准方法之一。最新的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文章指出,冷冻消融已逐渐成为阵发性房颤的一线治疗方案。该技术通过冷冻球囊封堵静脉,造影显示无漏后通过球囊释放液态N2O,使周围组织迅速结冰,冰冻造成细胞坏死形成瘢痕实现环形电隔离,其安全及有效性已被多项研究证实。相比于射频消融,冷冻球囊引起的损伤更均匀,边界更清晰,具有耗时短、贴靠稳定、损伤均匀、短时间内损伤可逆转的优势。因此,该技术在未来治疗房颤的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冷冻球囊消融治疗房颤的优点:
1、现有的第二代冷冻球囊(冷消融)相比于传统的射频消融(热消融),冷冻球囊引起的损伤更均匀,损伤边界更清晰,具有耗时短、贴靠稳定、损伤均匀、短时间内损伤可逆转的优势;
2、大大提升了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了辐射曝光量,减少了因射线对患者和手术医师造成的健康损害;
3、学习曲线短,利于手术医师的培养,对广泛应用该项技术解决临床困难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
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为第二代冷冻消融球囊,整个装置分别由冷冻球囊和环形标测导管两部分组成,完成房间隔穿刺后,经15F鞘送入冷冻球囊装置至左房,造影指导下将环形标测导管送入对应的肺静脉分支,在环形标测导管的引导下向前输送球囊封堵肺静脉口,推注造影剂显示无漏后开始行冷冻消融隔离肺静脉。
但在现有技术中,面对分支较多或解剖不规则的肺静脉时,球囊常常很难完成良好的封堵,需反复调整球囊位置,或进行分段冷冻,增加了手术时间及辐射曝光剂量,同时也使肺静脉隔离成功率低于完全封堵时。究其原因,除解剖问题外,因冷冻球球囊管路较软,在狭小的左房操作时不具有支撑作用,同时也无法用力过猛地前送,以免造成心包填塞,此外,球囊前段的环形标测导管头端极其柔软,只有电位记录作用,也不具有支撑及引导作用。因而,对于复杂肺静脉解剖的冷冻消融,常难以完成良好的封堵,肺静脉隔离难度较大。
此外,当前第二代冷冻球囊常需连接冷冻消融仪器进行充气、放气、开始及终止冷冻,由跟台的工程技师进行操作,受工作资质的影响,有时需要紧急强制终止冷冻,如:低温、嗝神经失夺获、冷冻无效时,此时,工程师接受指令有一定时间滞后性,甚至由于一些个人操作失误,造成损伤或医疗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①对于复杂肺静脉,封堵效果不佳,肺静脉隔离难度大;②术者操纵的冷冻球囊不具备紧急停止功能,进而提出的一种利于肺静脉封堵的新型房颤冷冻消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松群,未经黄松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7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