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及防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9744.3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28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雷珂;迟海军;田彬;刘元兴;曾茂;徐威;张艳;宋星星;李莹铃;何凌云;张效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瑞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47/24;A01N37/50;A01N43/56;A01N43/40;A01P3/00;A01G13/00;A01G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蒋丽 |
地址: | 61002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柑橘 褐斑 杀菌 组合 防治 方法 | ||
1.一种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杀菌活性化合物I及杀菌活性化合物II,
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为硫酸铜钙和/或贝壳粉和/或硅石灰粉;
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I为II.1-II.8中的任意一种,
II.1)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
II.2)肟菌酯和戊唑醇;
II.3)氟唑菌酰羟胺和苯醚甲环唑;
II.4)氟吡菌酰胺和戊唑醇;
II.5)苯醚甲环唑和肟菌酯;
II.6)氟环唑和吡唑醚菌酯;
II.7)丙环唑和啶氧菌酯;
II.8)丙环唑和吡唑醚菌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与杀菌活性化合物II的质量比为1:80~80: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与杀菌活性化合物II的质量比为1:60~6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活性化合物I与杀菌活性化合物II的质量比为1:10-10: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
II.1)中所述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70-80%;
II.2)中所述肟菌酯与戊唑醇的质量百分比为:20-30%:70-80%;
II.3)中所述氟唑菌酰羟胺与苯醚甲环唑的质量百分比为:15-25%:75-85%;
II.4)中所述氟吡菌酰胺、戊唑醇的质量百分比为:25-45%:55-75%;
II.5)中所述苯醚甲环唑,肟菌酯的质量百分比为:30-50%:50-70%;
II.6)中所述氟环唑、吡唑醚菌酯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70-90%;
II.7)中所述丙环唑、啶氧菌酯的质量百分比为:10-30%:70-90%;
II.8)中所述丙环唑、吡唑醚菌酯的质量百分比为:30-50%:50-70%。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剂型为膏剂、粉剂、颗粒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或悬乳剂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粘合剂,所述粘合剂为聚乙烯醇、氰基丙烯酸乙酯、环氧树脂、水性氟碳乳液树脂、水性聚偏二氟乙烯或乙酸乙烯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表面活性剂,所述表面活性剂为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烷基芳基醚、聚氧乙烯高级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醇或酚的磷酸酯、多元醇的脂肪酸酯、萘磺酸聚合物、木质素磺酸盐、高分子梳形的支状共聚物、丁基萘磺酸盐、烷基芳基磺酸盐、烷基磺基琥珀酸钠、油脂、脂肪醇与环氧乙烷缩合物、烷基牛磺酸盐等聚丙烯酸盐、蛋白质水解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柑橘褐斑病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乳化剂,所述乳化剂为黄原胶、硅酸镁铝、明胶、淀粉、纤维素甲醚、卵磷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柑橘褐斑病的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杀菌组合物于夏至前一周或两周,首次涂抹或喷涂于柑橘表面;然后间隔1-2个月再继续涂抹或喷涂,直至12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瑞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瑞象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7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视觉分析的交通信号灯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防治明日见裂果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