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煤矿用自动控制捕尘门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609609.9 | 申请日: | 2021-06-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90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梁旭;庄学安;陈真;张设计;刘龙;李德文;王江龙;马威;罗肖;袁地镜;马会云;杨俊磊;王超峰;陈芳;黎志;莫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5/00 | 分类号: | E21F5/00;E21F5/04;E05F15/73;E05F15/53;E05F15/61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719302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自动控制 捕尘门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煤矿降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矿用自动控制捕尘门及其控制方法,其中捕尘门包括门体、用于驱动门体开闭的驱动装置、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与门体连接;所述门体上设有捕尘网;远离所述门体设定距离处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感应器与门体之间设有喷雾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喷雾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通过控制器获取红外开关感应器及位置感应器的信号,并根据红外开关感应器信号控制门体及喷雾装置的开关状态,根据位置感应器信号控制门体及喷雾装置所处状态的维持时间。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喷雾装置与捕尘网,起到双重降尘效果;并实现了自动感应识别及自动开关控制,提高了降尘自动化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降尘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煤矿用自动控制捕尘门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煤矿生产过程中,掘进机、采煤机、皮带运输过程中均产生大量粉尘,尤其是粒径较小的呼吸性粉尘颗粒悬浮在空气中难以沉降,对井下作业人员危害极大,属于煤矿五大灾害之一。
呼吸性粉尘被人体吸入后将直接进入肺泡,难以排出体外,长此以往,当肺内沉积粉尘达到一定程度后人将患上矽肺病,也称尘肺病,据国家卫计委最近发表数据,煤矿作业人员职业病中尘肺病占比高达80%以上,是危害职工健康的头号杀手。每年,尘肺病给国家、企业和煤矿从业人员在经济和身体上造成极大损失,与“以人为本”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理念不符。
现有煤矿巷道主要降尘措施为手动式断面喷雾,不能对行人和车辆实现识别,自动化程度地,降尘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降尘装置对行人和车辆自动识别及自动开闭的问题,提供一种煤矿用自动控制捕尘门及其控制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煤矿用自动控制捕尘门,包括门体、用于驱动门体开闭的驱动装置、控制器;所述驱动装置与门体连接;所述门体上设有捕尘网;远离所述门体设定距离处设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与控制器连接;所述感应器与门体之间设有喷雾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喷雾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并受控制器控制。
本基础方案采用喷雾装置及捕尘网,起到双层降尘效果;通过感应器识别区域内是否由行人或车辆,控制器根据感应器信号控制门体及喷雾装置开闭装置,实现了自动感应识别及自动开闭装置,实现了降尘自动化控制。
进一步,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喷雾管、设于喷雾管上的喷雾头、电磁阀;所述电磁阀设于喷雾管上,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电磁阀控制喷雾装置的开闭。
进一步,所述感应器包括红外开关感应器、位置感应器;所述红外开关感应器有两个,分别为第一红外开关感应器、第二红外开关感应器;所述第一红外开关感应器、第二红外开关感应器分别设于门体两侧,所述位置感应器设于第一红外开关感应器、第二红外开关感应器之间,通过红外开关感应器信号控制门体及喷雾装置的打开或关闭,门体打开维持时间及喷雾装置关闭维持时间则根据位置感应器信号进行控制。
进一步,还包括声光提醒器,所述声光提醒器与控制器连接,使用声光提醒器对过往行人或车辆进行提醒。
进一步,还包括门框,所述门体与门框转动连接,通过门框进行固定安装,针对不同的区域,仅需改变门框形状,即可进行安装,简化了安装过程。
进一步,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或电机。
一种基于上述煤矿用自动控制捕尘门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器获取红外开关感应器及位置感应器的信号,并根据红外开关感应器信号控制门体及喷雾装置的开关状态,根据位置感应器信号控制门体及喷雾装置所处状态的维持时间。
进一步,控制器根据红外开关感应器及位置感应器的信号,同时控制声光提醒器进行声光提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小保当矿业有限公司;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6096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